保送美国名校: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积极?

来源: 2016-06-27 07:42:5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最近去北京一所高校出差,见证了一件稀奇事。

北京市政府出钱,每年30万元人民币,资助一批高考成绩不错的孩子赴美留学两年。这个奖励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回国服务的条款,纯粹是市政府给市民的一个高端福利。该大学某学院有四个学生考中这个奖,三男一女,定于今年秋季入学--有机会进入一个热门专业全美排名前10的大学。这些孩子高考时自己报的这个项目,现在考上了,准备去美国了。多美,是不是?还不一个个欢呼雀跃、欣喜若狂的?

错了!大错!

我看到的情形正好相反。学院院长想召集四个开个会,关心督促一下这件好事。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学院的光荣,对不对?这四个孩子你猜怎么着?千呼万唤地,才被逼着勉强到会。真的象是被人硬拽过来的一样,进会议室时,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紧张兮兮的。他们知道今天有院长的美国客人到场,难道是怕被抓去阿拉斯加某蛮荒之地干苦力不成?

笑容满面的院长,喝口茶,清了清嗓子,说:“祝贺四位,这就要去美国了!” 四个孩子先是互相偷偷看了一眼,然后就呆呆地盯着自己座位前的桌面,脸上毫无表情。哎,这是要去美国留学,还是被判流放边疆?

院长的眼光扫过来,四个没人敢接。当院长逼问他们准备得怎么样时,一个男孩怯怯地说:"我的托福没考好。"
“什么?”院长显然不太了解情况,但听了不很高兴。"怎么会没有考好呢?你不是考得很好吗?"院长说的是高考。

男孩补充说:“我、我又考了一次,正在等成绩。可我决定了,我想过一年再去。”

“你想过一年再去?!”院长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知不知道这一年就是30万!你要放弃?!说什么傻话!”

男孩不接话。他当然知道30万是多少,只是他不象院长那么感觉就是了。

另一个男孩,同样脸色凝重,说他的托福差了一分,不过国际处的老师对他说,已与对方学校沟通了,他可以马上去。但他同样还是打算等一年。“等一年比较好,”他显得很有把握,很肯定地说。

第三个男孩什么也没有解释,只说他已经决定放弃一年,明年去。

四个中唯一说自己正准备秋季赴美的,是那个女同学。她也是四个中第一个到会的,虽然她的脸上同样没有兴奋。她小心地问了几个问题,说机会很好,她不想放弃,只是怕自己不行,压力很大。

会议的末尾,院长依然怒气冲冲:“我告诉你们,不想去就别去了,咱们换人!让真正想去的同学去!”

真是中国的院长啊,对学生可以这么说话。可他完全错了。他唬谁呀?他自己当年可能削尖了脑袋想去美国留学未成,可他忘了这些孩子完全就不是他这一代人了!

这是一个特别提供给北京市民的奖。这些孩子的父母,即便是下岗工人,基于他们的北京户口,北京关系,北京房产,北京人的优越感,想必平时是不会让他们的宝贝儿女生活上受委屈的。很可能,这些大城市孩子养尊处优惯了,到了已经不能忍受哪怕只是短暂地失去优渥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程度。心理学家说人的特点是减少痛苦比追求快乐的欲望要强烈。害怕远离父母,远离自己的城市去吃苦受罪,让从来不需要为生活忧愁的年轻人感觉不到30万元,留美名校是个多重的奖励。他们的父母很懂,他们一点不懂。我想不出別的解释。

我问三个男孩,能不能约个时间跟他们随便聊聊。院长显然有逼迫他们同意的意思,但是三人中两个还是坚决地以学习忙为借口推辞了。第三位礼节性地同意稍后见我,但如我所料,他也爽约了。目睹这些孩子这样的表现,让我禁不住推测: 中国这些年轻人正在经历一场性格危机。

我认为这不光是几个人的事。我相信,如今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的年经一代中的不少人,尤其是生活条件特别优越的大城市市民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尤其是那些没有考入名牌大学或顶尖名牌大学的“普通”孩子,正在经历一场性格蛻变或嬗变。这也是一个严峻的全国性的教育问题。

也许,这算不上什么危机。这是长久的和平环境与飞跃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产生的一个结果:生活条件好起来的年轻人不再有远大志向了,他们不愿意挑战自己,他们满足于碌碌无为,他们只求日常生活的舒服安逸。这个倾向当然不限于中国的年轻人,我只是没想到中国的年轻一代这么快就加入了这一行列。也许--这也是我的希望: 我看到的只是几个北京孩子的特殊情况而已,他们不代表整体上依然贫穷,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年青一代。但是我看到的已经够触目惊心了。我意识到,这已经完全是另一个时代了。

出国久而不常回国的朋友,真应该多回去看看,免得在有关中国的事情上犯傻,说傻话,做傻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