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层2维图片上将肿瘤切面上画出放疗部位,每层叠加后成为3维的放疗空间" vs.諾獎 Eric Betzig 超高分辨荧光显

来源: bose2014 2015-05-13 21:15:3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6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ose2014 ] 在 2015-05-13 22:19:5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

"病人先用Pet-Scan做一套图片和体位模具,医生在每一层2维图片上将肿瘤切面上画

出放疗部位,每层叠加后就成为3维的放疗空间"


"Eric Betzig很快使用近场显微镜实现了单分子荧光检测,然后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能发出不同荧光的单分子。这个思路就是用显微镜对每种颜色进行分别照相,只要同一种颜色的分子距离没有小于Abbe光学衍射极限的0.2微米,最后将不同颜色的照片进行重叠获得不同颜色的照片,这样不同颜色的分子即使距离非常接近达到纳米水平,因为是不同时间采集的信号,所以可以进行精确区分。这正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理想办法"


美国休斯医学研究所的Eric Betzig(贝慈葛)、 ... 超高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发明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0.2微米



2.

原理上都是利用光的干涉,全息"侦察"成像,更深层的是量子力学里的”物质波“理论, etc.


所以我总鼓吹,小中要上医学院: 要多学物理,少学中文,改变脑子里的老中世界观,除非不再美国发展(:)
---------

2014年諾獎  Eric Betzig  超高分辨荧光显微镜

"90年代,Eric Betzig正在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开发一种近场光学显微镜——另一种超级显微镜,采用亚波长尺度的光纤探针在距离样品表面几个纳米的近场范围进行扫描成像。如利用孔径在20-90nm的近场探针在样品上进行扫描而同时得到分辨率高于衍射极限的形貌像和光学像的显微镜。

近场光学显微镜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虽然不是非常强大。对细胞表面结构可以进行更精细观察。

1995年,Eric Betzig认为近场显微镜不能继续提高分辨率,另外他认为不适合搞学术研究,就停止了学术职业,他从贝尔实验室辞职,但他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呆在家里,宅起来了。但是,光学衍射极限问题一直在他头脑中阴魂不散,当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散步时,一个新的想法来袭,是否可以用分子的不同性质来突破这个极限?例如可以发出不同荧光的分子。

受到W. E. Moerner的单分子技术的启发,Eric Betzig很快使用近场显微镜实现了单分子荧光检测,然后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能发出不同荧光的单分子。这个思路就是用显微镜对每种颜色进行分别照相,只要同一种颜色的分子距离没有小于Abbe光学衍射极限的0.2微米,最后将不同颜色的照片进行重叠获得不同颜色的照片,这样不同颜色的分子即使距离非常接近达到纳米水平,因为是不同时间采集的信号,所以可以进行精确区分。这正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理想办法。不过在当时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足够光学性质的分子。

1995年,Eric Betzig在《Optics Letters, 20:237-9 (1995)》发表了他的理论思路(这个是一个重要的来源),便离开学术机构到他父亲的公司工作。此后多年,Eric Betzig与学术界脱离了联系。突然有一天,对科学的渴望再次让他返回了科学界。真正的突破发生在2005年,当他了解到能随意控制荧光蛋白,Eric Betzig意识到荧光蛋白的这种特征能帮助实现他10年前的想法。这些荧光分子不必要发射不同颜色,它们只需要在不同时间发射荧光就能解决问题。只用了一年时间,Eric Betzig就实现了这个技术,大功告成。"

所有跟帖: 

Harvard 牛女 庄小威教授做的也是这方面,"差点" 得諾獎: 当年 standford prof.朱棣文 给她"点拔" -bose2014- 给 bose2014 发送悄悄话 (225 bytes) () 05/13/2015 postreply 21:30: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