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的事情,最好是多用事实,数据说话

来源: touji 2015-03-12 13:38:2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6 bytes)
不要自己一拍脑子想理论,很容易误导大家。这里是Palo Alto这些年自杀的案例
http://paloaltofreespeech.blogspot.com/2014/11/palo-alto-youth-suicides.html
至少从这里看不出亚裔文化,虎爸虎妈,爬藤有直接影响。

所有跟帖: 

没事儿。有人喜欢瞎联系,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feel better,也是减少自杀的好办法。 -壮士- 给 壮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3:47:09

那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mental illness? -茶园15- 给 茶园1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3:56:39

父母当然不愿意承认孩子的压力。 -茶园15- 给 茶园15 发送悄悄话 (42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3:58:47

你的小道消息,如果来源可靠 -touji- 给 touji 发送悄悄话 (117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09:13

不想伤上加盐。 但是这么多的mental illness 本身就不正常。 -茶园15- 给 茶园1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22:38

成人自杀率由精神压力引起的还是有根据的,记得文革时,很多人受不了政治批斗的压力,自杀,文革年代,自杀率很高的,我们小时候 -BBB_Bond- 给 BBB_Bond 发送悄悄话 (6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07:45

有没有数据事实能告诉我们到底都是为什么自杀的那就好了,省得咱左分析右终结的。。。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6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24:36

用事实说话的话,我知道的自杀的小孩成绩都很好,GPA4.0以上,新闻上报道的。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6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32:49

成绩好的小孩容易有perfectionist的问题。成绩不好的应该也不会care too much. (不是和自杀有关的讨论。) -princessonthepea- 给 princessonthepea 发送悄悄话 princessonthepe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37:15

成绩不好的小孩在好学校压力也不轻,不是很多父母看到小孩压力大,在班级排名落后,赶紧搬家到压力小的学区,这也是现象之一。 -BBB_Bond- 给 BBB_Bon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45:53

CDC给的risk factors 是这些 -touji- 给 touji 发送悄悄话 (383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45:50

谢谢!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6:09:32

好像不全,不过青少年跟风趋势很明显,这类事情也是少讨论为好,说多了副作用也很大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42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4:55:58

抑郁症的药都有了,机理也清楚。但真正怎么会得还是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老子说两句- 给 老子说两句 发送悄悄话 (445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5:05:05

和你的想法很接近,别的不知道,睡够了这条一定不会有错。 -路过路人- 给 路过路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15 postreply 16:17: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