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孩子们往死路上推:华人父母请警醒

来源: 高晓岚 2015-01-25 13:01: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40 bytes)
凌晨早醒,刷微信,见朋友圈中在北加州湾区做心理咨询师的好友发来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今早又一Palo Alto Gunn High 12年级男生自杀......so sad......”又一个过早凋零的生命!

从她的post下面的留言知道这个孩子是华人后代。记得在不是很久以前(应该不出半年)也是这样看到这位好友发布的类似不幸消息。注意这个“又”字,这所高中近来频发华裔学生自杀事件。学区为此请了包括我好友在内的懂得华人心理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商讨过对策,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发生在又一个华人家庭。“是啊,这个学校自杀率真的高,周四还在与学区的护士开会商议在学区介绍中文的正念养育课程” 朋友写道。

我不了解湾区的学校,但是不用Google,我就可以颇有把握地推测出Palo Alto Gunn High这所学校是所华裔云集的好学校。竞争激烈,孩子压力大。印象中还经常看到其它地方华裔孩子自杀的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当然每个这样的悲剧都是有其独特而复杂的背景情况的。但是同样是华裔,甚至是同一所学校,这背后不能没有共性。当孩子出了问题,父母难辞其责。我们这些习惯做推爸推妈的华人父母要警醒,莫把孩子们往死路上推呀!

反思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教育得要强,读书至上,要拼,要出人头地,要为父母争气。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也难跳出这个框框。我们想把最好的给他们,想让他们有个好将来。而在我们的意识中,要有好将来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即便飘洋过海来到了有多元选择的美国。我们把人生视作竞技场,满脑子是竞争!孩子尚小时,就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名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实则是揠苗助长。再加上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我们喜欢攀比,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我家的孩子就要怎样,甚至要超过别人家。到孩子大点,我们就千方百计让孩子们上最好的学校,然后爬藤(进常春藤名校)。我们的孩子们承载了太多来自父母的额外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空间受到压缩。

教育这二字中我们华人家长重于教而轻于育。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观念和生活经验种种灌输给孩子们。而西人父母则更重于育,给孩子创造环境激励他们自主地学。我们到了美国,要多学习当地的文化和理念。到底我们的孩子们是要生活在这片新大陆,要融入当地社会的主流。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当地文化和来自父母的中国文化的双重影响,有时这两种文化和家长体系发生冲突,让我们的孩子们难以适从。我们要好好想想,是不是我们应当更加入乡随俗,放下一些我们背负的过去?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美国人在讨论是否人人适合上大学或上大学是否值得的问题,财富(Fortune)杂志上有篇文章说25%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不上大学更好(至少从经济上来看)。有很多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也能挣到不错的薪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更不要说爬藤。去年底美国亿万富翁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建议某些高中生考虑当水管工“forget college, become a plumber instead"。

不管怎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社会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我们在美国的华人父母没必要逼孩子一定要上大学,爬藤。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要放下我们的面子和包袱,不要拿它们来压迫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的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融入美国社会。防孩子自杀不能单方面做孩子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和教育我们这些华人父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Palo Alto 自杀的似乎多数不是华/亚裔孩子,据说多数也不是因为学业压力。看这个链接: -yppk- 给 yppk 发送悄悄话 (16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32:19

谢谢发详细信息。去年palo alto另一所高中自杀的孩子是华裔。每个悲剧都很复杂,但是值得华人父母引以为戒。 -高晓岚- 给 高晓岚 发送悄悄话 高晓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41:41

作为家长,密切注意小孩的心理健康和状态非常重要!现在的孩子真的有很多的压力。 我们做家长的特别要理解并切实地为他们减压。 -微软的年龄- 给 微软的年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35:37

同意!减压,起码不增加额外的压力 -高晓岚- 给 高晓岚 发送悄悄话 高晓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43:39

光减压没用。同样的压力,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无法承受。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48:03

所以啊, 我们对depression这种症状要更加小心。 保护好我们的孩子!!! -微软的年龄- 给 微软的年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50:00

孩子从小过于保护了,容易放大压力,人需要接地气,特别男孩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53:24

嗯。我说的保护,包括创造机会让他们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开始锻炼他们承压的能力。 -微软的年龄- 给 微软的年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56:50

国内新闻经常看见大人没满足小孩上网吧的需求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36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35:56

在去年之前自杀的都不是华人孩子。即使去年自杀的,其中一个是韩裔。 -rqt- 给 rq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49:24

我们作家长的 要注意到我们亚裔的孩子们在美国这种西方文化为主的环境里, 多了一层社会的social的压力。 -微软的年龄- 给 微软的年龄 发送悄悄话 (402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3:55:44

非常同意。可我们真不知怎么帮忙啊。 -llyyy- 给 llyyy 发送悄悄话 (102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9:10:21

前车之鉴 -侧卫1- 给 侧卫1 发送悄悄话 侧卫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4:09:08

我知道的自杀的孩子都是白孩子,因为 -houmom- 给 houmom 发送悄悄话 (222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4:11:22

青春期孩子不学习了,就整别的,这话真挺有道理。小中忙晕了头,也不想别的了 -monochrome- 给 monochro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4:35:48

具体情况都不了解,就先不要急着推测,反思了 -touji- 给 touji 发送悄悄话 (84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5:04:10

老中们经常写一大片 然后发现第一段的假定是错的 -forestforever- 给 forestforever 发送悄悄话 forestforever 的博客首页 (21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5:39:33

我是为这个消息震惊,联想到去年该学区的另一个悲剧,对细节没有来得及考证,见谅。只是期望大家引以为鉴。 -高晓岚- 给 高晓岚 发送悄悄话 高晓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5:52:55

快乐自信非常重要 - -WISEBAO- 给 WISEBAO 发送悄悄话 (91 bytes) () 01/25/2015 postreply 16:26: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