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给孩子用的电器,我力求辐射越小越好,附件关于电磁辐射研究

来源: 硅谷雄风 2014-12-21 10:08: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906 bytes)
回答: 多強多大的影响不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linda22014-12-21 07:32:34
電磁場與人體健康
1. 電磁能量與(electromagnetic energy)與其他型式的電磁能量之差異。
X光、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射頻,以及來自電力系統的磁場都屬於電磁頻
譜,它們依照它們的頻率或波長分占在電磁頻譜的各部分,頻率越大波長越小;頻率是
電磁場完成一次震盪或週期的速率,單位是赫茲(Hz),一赫茲及一秒一週期。
2. 不同的電磁波來源會造成不同的生物效應
高頻率的真空紫外線及X光(波長小於100毫微米),電磁波粒子(光子)有足夠能量可
以打斷化學鍵結,稱為「游離」,屬於這個範圍的電磁波頻譜稱為「游離輻射」,大家
所熟知的X光之生物效應是與分子的游離有關。而在低頻率,如可見光、射頻、微波等
,這些光子的能量不足以打斷化學鍵結,稱為「非游離輻射」。非游離的電磁波源可產
生生物效應,如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但是要取決於光子的能量,而且它們主要是
電子的激發而不是游離,頻率低於紅外線者(低於3 x 1011赫茲)則都不會發生。射頻與
微波會在生物體組之內誘發電流,而產生灼熱感,仍須取決於射源的頻率,即被照射(
被加熱)物的大小和方向性。至於頻率低於調頻廣播的,是不足以產生上述的情形。因
此,有可能產生生物效應的電磁波頻譜可分類如下:
1. 游離輻射:可直接破壞化學鍵結,如X光和真空紫外線。
2. 非游離輻射:
a. 光學輻射:可產生電子激發,如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
b. 波長小於身體:以誘發電流而造成加熱的效應,如微波和高頻率的射頻。
c. 波長遠大於身體:很少發生誘發電流而加熱,如低頻率的射頻、電力頻率和靜電場(
直流電場)。
3. 游離性的電磁射源之生物效應
游離性的電磁輻射,在每個光子上帶有足夠能量可以打斷細胞內遺傳物質(DNA)的鍵
結。若對DNA造成嚴重的損害,會使得細胞死亡,進而導致組織的損傷或死亡;對DNA
較輕微的損害可以使細胞造成永久的改變,可能導致癌症,如果這一類的傷害發生在生
殖細胞,會造成遺傳的改變即突變。所有已知的,暴露於游離輻射的人類傷害,都是導
因於DNA內化學鍵結遭到破壞。頻率低於硬紫外線(hard UV)的電磁波,因為能量不夠
高到破壞化學鍵結,不會造成DNA的傷害。
至於一些可產生熱效應的非游離性輻射所造成的生物效應,其主要機制是熱效應,會殺
死細胞或是以其他形式長期的傷害細胞,可能對組織造成永久的傷害。而沒有被殺死的
細胞可以逐漸回復正常。在動物界,當生物體吸收一相當能量,而該能量超過正常身體
代謝能量時,就會造成組織的損害和其他熱所誘發的效應。某些熱效應是非常難察覺的
,甚至不會以生物傷害的形式表現出來。
4. 電頻電磁場之生物效應
在電力頻率中,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壞最微弱的化學鍵結,不過已經有推論說明電頻電
場和磁場所造成的生物效應,不需要打斷化學鍵結即可產生。電頻電場能夠影響組織中
帶電荷和不帶電荷的分子或細胞結構,造成帶電荷粒子的移動,將細胞結構移位或變形
,使極性分子移位,在跨細胞膜處誘發電位。電頻磁場也能影響細胞結構,但是細胞結
構幾乎是非磁性的,所以影響並不大,主要是利用在體內所誘發的電場產生生物效應。
這些電力磁力發生於來自許多射源的隨機熱擾動和電雜訊,造成生物系統中場的變化,
而這些場的變化遠超過一般環境中的暴露情況。
5. 居住環境的電磁場
在居住環境中的電磁場差異非常大,離特定器材幾公分遠的地方可以超過150μT、
200V/m,在大多數房間中央則低於0.02μT、2V/m。所謂特定器材,是只有高電流或會產
生高磁場的電器用品,例如吸塵器、微波爐、洗衣機、洗碗機、攪拌器、電動開罐器、
電子刮刀。電子鐘與電子收音機是兒童夜晚主要的暴露源,不過並沒有特別高的磁場,
約在50公分處有0.04-0.06μT。電器用品所產生的磁場隨著距離增加而急遽減低,在英國
的家庭中,只有微波爐、洗衣機、洗碗機和電動開罐器會在1公尺處仍有大於0.2μT的磁
場。而高壓電力輸配線的電場不易穿透建築物,在住家環境中電場與磁場的相互關係就
很小,尤其是在靠近高壓電力輸配線的建築物內部,磁場會升高但電場不會有明顯的變
化。
6. 電磁波是否危害身體
一些研究報告指出,居住在某些種類的高壓電力輸配線(高電流配置線和高電壓傳輸線
)的兒童,發生白血病、腦癌、其他癌症的機率高於平均值,但是關連不高,這些研究
也沒有顯示出劑量-反應的關連。當真正去測量功率-頻率場的時候,所謂的相關性都消失
了,許多其他的研究也指出居住在高壓電力輸配線與兒童白血病、兒童腦癌或其他全身
性癌症並無關連。不過仍有例外的研究報告。
科學界雖早已確認暴露在過強的電磁場中且持續過久會導致急性的生熱或感電效應,但
卻一直都無法證實一般民眾日常活動中所遭受到的低準位電磁場會影響人體健康。其中
具危險性的高場強可以很容易的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來,而在一般環境中也確實有可能出
現在一些距離大電力設施/設備和高功率發射天線非常近的空間內(正常狀況下,這些
都屬於從事特定工作的人的職業性暴露問題)。但電磁場的強度也會隨離場源的距離的
增加而減弱,因此一般人在與這些電磁場源有一段距離時所遭遇到的場強多已低到不具
危險性。
電磁波的安全顧慮
電磁波對人體所造成影響主要在內分泌的影響(例如電磁波對腦中的松果體有很大的傷害)
和基因上的突變(例如腫瘤,畸形兒等), 關於這類的的詳細理論狀況目前仍在研究, 這些在
後面幾位同學會跟各位介紹, 我主要把重點放在電磁波對生物造成影響的實驗紀錄和實際
案例
下表中列舉部分家電用品所測得之電磁波之數值
吹風機 300-700(mG)
電動刮鬍刀 100-600(mG)
微波爐 200-600(mG)
烤爐 30-300(mG)
洗衣機 20-100(mG)
手提式暖爐 100-150(mG)
吸塵器 300-700(mG)
電動銷鉛筆機 200-300(mG)
影印機 90-200(mG)
磁場量值用毫高斯(mG)做單位
以上數據資料引用1992年美國環保署〈你環境中的電磁場〉。
電磁波對生物造成影響的實驗紀錄
1.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華德海曼博士於一九八六年在《生化電磁學》刊物上發表一篇流
行病學調查表示,「懷孕初期使用電毯,流產或分娩異常的機率會增高」。
2. 約州衛生局與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在培養皿中放置結腸癌細胞,用 60
Hz 電磁波照射 24 小時,癌細胞增加繁殖的速度比對照組快數百倍個百分比 。又將癌細
胞以低周波照射實驗,也得到同樣的結果,不管是高周波或低周波實驗,細胞內的 DNA
染色體受到傷害引發癌症,受到癌細胞的攻擊 T 淋巴球力量減少,電磁波是為癌細胞的
促進馬達於此確應
3.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某位學者實驗結果指出:
I. 將老鼠置於與高壓送電線附近的類似環境中,血中蛋白移動會產生變化,體重減輕。
到了幾代以 後的子孫們,會出現成長不全的現象,死亡率亦告增加。
II. 使用相當於輸送電線的洩漏電磁波的極超低周波,一整天照射在癌細胞上,比沒有照
射的癌細胞 多達二倍到二十四倍的增殖率。
III. 將老鼠置於變動磁場,會使腦的鋰缺乏,喪失時間的感覺。
IV. 暴露在極超低周波中,腦內物質會產生時差似的疲勞與倦怠感。
4. 日本在第二次大戰後發表了一項實驗,生物在強力電波照射下時,會變成甚麼情形,
其實驗結果如下: 原本血壓與呼吸穩定的兔子在受到強力電波照射時,耳朵及腳開始動
→拼命掙扎→全身無法動彈→死 亡。當時的心跳數減少→增大→再減少→死亡。血壓是
先下降,然後上昇。解剖這隻兔子後,發現延髓 附近的神經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同時,
透過這次實驗,發現波長較短的電波會對腦與神經系統產生障 礙。波長較長時,對內臟
造成的影響則較大。
5. 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的報告,聲明孕婦不可以使用電毯,因為電毯所發出的電磁波,會
導致畸形兒的出生 率增加。與不使用電毯時相比,高出六倍。,此外,在高壓線下的住
宅,異常兒的出生率也較高。
6. 美國羅瑪琳達退除役軍人醫院的羅斯?阿迪博士所發表的報告指出低周波電磁場會使
人體細胞中的鈣質 移動、流失。並擾亂鈣質的離子結合,尤其是在十六赫茲時達到高峰
。羅斯?阿迪博士還提出,不斷曝 露在強大電磁場下,T淋巴球的活性會減弱,影響免
疫系統。
7. 美國北卡羅萊鈉大學的大衛?沙維茲博士發表了歷時兩年半的研究報告指出,高壓電
線周邊住宅的小孩 得到癌症、白血病及腦腫瘤的機率很高。並針對死亡者過去從事職業
類別做調查,統計結果發現,從事 電氣相關業者比其他業者得腦腫瘤的機率高出了百分
之五十。
8. 美國約翰柏布金斯大學的朱諾比耶夫?瑪達諾斯基博士,針對電話公司工作者進行調
查,結果顯示在高 壓變電所附近現場工作者,得到腦腫瘤或白血病的機率很高。
9. 布魯克林大學的卡茲?沙爾京格博士提出報告指出:以超低周波電磁波照射的老鼠和
未經過照射的老鼠 比較起來,經過照射的老鼠學習效率較差,而且錯誤百出。紐約州立
大學的法蘭克?沙爾茲曼博士也做 過相似的實驗,超低周波電磁波照射猴子,結果一樣
,行動力明顯下降。由此可知,電磁波對腦、神經 系統的影響有多大。
電磁波對生物負面影響的實際案例
1. 電氣產品產生的低周波電磁波,造成代謝低下、白血球數減少,神經活動受影響,美
國南加州大學 JOHN PETER S。博士 專門研究電磁波與小兒癌的關聯,小兒白血病發生
率高出對照組 9 倍之多,這是細胞中的鈣離子及荷電子在旋回運動中,低周電磁波通過
使運動的角度發生變化。
2. 最近醫學研究顯示:40 mG ( 毫高斯 )的電磁場可使動物的胚胎的神經管發育異常,易
導致頭、頸、眼及脊髓的發展異常。眼部疲勞是頭痛的主因之一,同時也造成注意力不
集中,最大的傷害當屬於白內障,有綠內障網膜剝離等病症 。
3. 在顏面上最常見的,是顏面發診與皮膚炎,這是人體自身積蓄的靜電荷,與皮膚表面
產生電位差,導致免疫力低下全身能量衰退所致。而電腦主機、鍵盤、滑鼠等散發出的
強力電磁波,更提高了人體的靜電荷
4. 在 1981 年調查報告中發現使用電毯的人,發生前列腺癌的比例增加,相同的在女性方
面,荷爾蒙不平衡使乳癌患者增加,乳房是乳腺與脂肪組織構成,乳腺是有 15 ~ 20 乳
腺葉,可能發生乳腺腫瘤、乳腺纖維腫及乳癌等
正確使用電氣產品--------保持距離
距離電腦螢幕 15 公分工作時,測得的電磁波強度是 300 mV ( 毫伏特 ),當家中的電風扇
或微波爐啟動時,距離 30 公分所測得電磁波強度是 200 ~ 300 mV ( 毫伏特 ),雖然醫學
研究報告顯示,家電用品在正常使用距離下是安全的,並不會增加疾病的發生率,但是
最好避免長時間近距離使用。
以下是建議使用電器的距離
單位cm 公分。
檯 燈 20 ~ 50
鍵 盤 30 ~ 50
影 印 機 30 ~ 50
抽 油 煙 機 40 ~ 60
電 冰 箱 30 ~ 50
洗 衣 機 20 ~ 70
電 腦 主 機 50 ~ 80
電 視 機 100 ~ 150
微 波 爐 100 ~ 180
電 磁 爐 150 ~ 200
吹 風 機 60 ~ 370
>>人們早知道電磁波對健康的危害,而採取一些防護措施,包括主機殼使
用金屬材質、減低電子輻射管的電壓、脈動產生器的隔絕及內層隔離罩的
使用等等防護措施,都是為了操作者的安全考慮,其中又以隔離排除系統
最為重要。
>>其實當電腦一開機後,包括 30、60、120、1K、10K、10 ~ 200 MHz 的
各種低頻電磁波都隨之產生,所幸隔離排除系統,在這些低頻輻射未達及
操作者之前,已將之隔離排除,因此操作者所遭受的侵害可有效降低。
我們要做的,就是
☆ 一、做好電源系統接地:
☆ 二、書桌、電腦桌盡可能採用非金屬製材質,因金屬材質書桌如鐵桌,為良好導體易
於傳導電磁波,而插電用電氣產品所散發出的電磁波輻射,將同時充滿在整張書桌上,
也因此會傳導至接觸書桌的使用者身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