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情,要是普通老美孩子碰上了,多数会上前帮妈妈收拾残局。难到老美的孩子就不感到尴尬?

来源: 篱笆08 2014-08-19 07:33: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 bytes)
除了性格,还是有习惯培养的问题在里面。

所有跟帖: 

同感,性格因素居多,不知道该怎样调整 -wwonder- 给 wwond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7:52:15

应该是可以调整的。习惯成自然。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3:08

应该不是习惯,是个性问题 -十月韬光养晦- 给 十月韬光养晦 发送悄悄话 十月韬光养晦 的博客首页 (329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7:53:14

你说的是一方面。在同样个性的情况下,若有的更主动去help themselves or other to clean up th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174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02:53

我家儿子就是那种在外面八面玲珑,回到家里很容易犯懵的那种人 -十月韬光养晦- 给 十月韬光养晦 发送悄悄话 十月韬光养晦 的博客首页 (34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1:00

这点很正常。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5:00

++++1 -inner__peace- 给 inner__peac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00:43

很难想象平日在家就帮妈妈忙帮成习惯了的,会在那种情况下丢下妈妈和其它帮忙的,自己跑开。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2:08

nod,nod -inner__peace- 给 inner__peace 发送悄悄话 (75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5:03

我不觉得是性格问题,而是教育问题。不客气的说。 -知福惜福- 给 知福惜福 发送悄悄话 知福惜福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4:18

性格,尴尬都是因素,弄成这样的结果,还是有平常习惯培养的问题。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7:46

妈妈一定要要求。孩子也都是慢慢学会的。 -incywincy- 给 incywincy 发送悄悄话 (123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5:33

是的,应该把家长的想法很心平气和地表达给孩子,让孩子知道在方面父母有expectations.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22:55

老美家长会在事后第一反应是责怪孩子吗?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51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5:46

不是鼓励责备孩子,是觉得应该看到里面很可能有平常教育的漏洞。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19:36

细掰起来那漏洞就大了去了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36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29:25

看孩子性格。孩子比较独立自信的话,会帮家长,或者至少全程观摩 -逛逛2013- 给 逛逛201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24:05

性格是因素之一。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44:14

我怎么觉得普通小中也会帮妈妈的。但是妈妈得给指令。否则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下手帮 -monochrome- 给 monochro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24:51

是的,妈妈给提醒一下会好很多。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43:33

这事难说,老美孩子也有可能跑开。 -听听意见- 给 听听意见 发送悄悄话 听听意见 的博客首页 (54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28:15

我还真很少碰到美国的在校娃不愿助人的。性格,发育期都有关,不等于是一种常见现象就不用费心纠正了。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42:31

我也注意到这个年龄阶段有点儿特殊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383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44:32

pre-teen,刚开始有自我意识,但很多事并不知道怎么 handle。 另外处理自己的 -Rock.rose- 给 Rock.rose 发送悄悄话 Rock.rose 的博客首页 (66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47:10

同意。这阶段好像特别容易自己搞出个小尴尬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63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50:23

多理解一些,过了这个阶段就好多了。 其实都是好孩子,长大了可能会笑自己小时候怎么那么傻,呵呵。 -Rock.rose- 给 Rock.rose 发送悄悄话 Rock.ros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53:49

理解了是这个发育期的常见现象后,下一步怎么办?还是得想法帮孩子做好啊。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50:55

好像不是所有心理发育都要家长主动掺和的吧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132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55:40

至少他贴里提到这事换成我家孩子,我会have a talk.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58:18

talk会的,但尽量不把自己孩子和那个帮忙的孩子比,比了也不要直接说出来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9:18:54

哈哈。俺家的在外肯定是mom,在家还是mommy。最好笑是从学校给我打电话,口气跟平时完全不一样。 -monochrome- 给 monochro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52:55

嗯,这么大的孩子其实压力挺大的 -逛逛2013- 给 逛逛201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9:19:04

不知道老美和老中有什么差别,但我儿子肯定会帮忙。 -CirrusCloud- 给 CirrusCloud 发送悄悄话 CirrusClou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8:56:43

一般孩子都会帮忙的。你家小帅哥EQ极高,更不可能不帮。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09:07:30

我怎么觉得这事儿都没啥好尴尬的。不过那孩子估计就是平时不做,也不是不想做,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这点父母还是要教的。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63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10:24:37

+1 -inner__peace- 给 inner__peac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9/2014 postreply 10:33: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