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二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工作了,我的单位,不仅那时候,就是今天也是公认的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单位里人人见多识广,个个都是“人精儿”。平时都在外跑,难得一个办公室的人凑一起,抡圆了砍起大山来,那叫一个过瘾啊!上到省里的人事变动,政策调整,下到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没我们不知道的。当然,我们也粪青,也八卦,也抨击时弊,也比谁的唇枪快,谁的舌剑利。。。
当时单位的气氛就是那样,人人心高气傲,甚至有些浮躁,而我在上一篇中说到的两位主任在其中就显得有些另类了。比如说,单位里应酬特别多,当然都是别人请我们,谁要是天天下班就按点往家跑,那可是让人瞧不起的。而这两位主任常常是去的时候说:“你们先走,我先回家给孩子做饭。”或是大家玩得正酣的时候说:“你们接着玩,我得回去接孩子了。”我们这些小字辈不敢说,可是常听台长或是其他平级的中层们调侃他们:“怕老婆。”“婆婆妈妈的。”“就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
平时在办公室闲聊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而这两位总是憋不住把话题扯到女儿身上,那份自豪骄傲绝对是溢于言表。做单身贵族的时候我听了一点感觉都没有,可是当了妈妈以后,立刻不一样了,我也和其他妈妈们一样虚心听人家BSO,听人家说怎么培养孩子,学什么从艺,参加什么补习班,怎么跟学校老师打交道等等等等。要说这些都离我还远着呢,可是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当时听得是津津有味,要知道人家的女儿在当时是标杆啊。那时同事间走动的很近,他们的妻子我们都熟,这两家都是老公里里外外一把手,太太甩手享清福型的。有的人甚至会和她们调侃:“主任说了你做的饭姑娘不爱吃。”人家得意地说:“我们家能者多劳。”大家都赞她们好命。
这两位主任都是那种本本份份的人,在我们单位的大环境里属于踏实能干但缺乏野心,不善专营的人,所以他们的官运就止步在中层了。后来我出国了,十几年过去,人事沧桑,原来单位里主任们那一拨人,有的离婚了,有的“进去了”,有的把孩子花着大价钱送出国转一圈,最后不得不靠父母的庇荫在我们单位找一份工作,前前后后光台级领导就有四个“栽”了。而这两位的女儿都靠自己的本事上了好大学,算是最有出息的了。后来主任们也顺顺当当退休了,按国内的说法是“平安着陆”了,现在没准已经过上了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了,祝愿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我写上一篇,是看到有关于父爱的讨论,看着看着,脑子里就出现了这两个好爸爸的身影了,而那些让我记忆深刻的细节自然而然地从我笔端流出来了。
而写这一篇,是因为看到这些细节单被挑出来进行扭曲,并评价我“思维短路”,是会让人“产生歧义”的。我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些更多更全面的背景,如果不是故意“过度想象引申”的话,相信有人读后应该会重新解读那些细节的。
同时,我也对自己是不是“思维短路”进行了深刻反思。
要说我IQ,EQ低,看不出问题来有情可原,可是当时我周围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的呜呜泱泱的,都是些“时评天下”的精英,那么多年怎么就没人质疑这两个“好爸爸”这样做的“阴暗”心理是什么?怎么就没人想到去问问他们的太太是不是“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单位里闲暇时“特别爱“跟别的年轻的妈妈们聊“育女心经”?”甚至连背后风言风语拿这事儿嚼舌头的都没有,唉,只能说是集体“思维短路”。
(附: 爸爸们,有爱你就说出来!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231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