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下的美国高考”系列评论之二:美国高中走向应试化

来源: 随便乱戳 2013-12-19 16:07:2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71 bytes)

薛涌


            其实,美国的“高考”不是一个,而是两个。SAT之外还有个ACT,性质差不多,是美国大学入学测试,被大部分大学接受。如今ACT的考生人数超过了SAT。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这两个“高考”都参加。


            ACT 全称AmericanCollegeTesting(美国大学测试),由ACT公司经营,1959年登场,与1926年就问世的SAT相比,显然是个后起 之秀。长期以来,SAT主宰着美国的大学入学测试,特别是在东部和西部等教育发达地区,几乎一手遮天。但是,近年来ACT势头迅猛,2012年的考生人数 首次超过SAT。这并非SAT丧失考生。事实上,SAT的考生人数依然持续上涨。问题是,ACT的考生人数上涨更快,1992-2012年间在7个州的上 涨率超过1000%!


            题 型和SAT有所不同,是ACT崛起的一大原因。比如,ACT包括科学的内容和更高级的数学。另外,在语文部分,ACT对词汇的要求似乎不如SAT高。词汇 量小的学生,考ACT表现往往好一些。业内一些人士指出,ACT不像SAT那么绕,更直来直去。ACT侧重考学生们学习过的内容,对有些人来说好准备一 些。虽然ACT和SAT的主办者联合公布了两种考试的分数相关性,即ACT的某一等分数,大致相当于SAT的多少分,但是,同样的考生,在两个考试中的表 现往往相当不同。于是,一些考生就开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试。


            这 听起来似乎轻松了许多:考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考试。其实不然。既然同一考生在两个考试中表现相当不同,说明两个考试测试的是不同方面的能力。如今的 升学战越来越激烈,优秀学生往往分数差之毫厘。于是,一些学生就宁愿多考一个,两个成绩都有,希望以此给自己一些额外优势。


            大 学方面,似乎还挺吃这一套。普林斯顿的录取部主任JanetRapelye称,她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要参加两门考试,普林斯顿也只要求一门的成绩;但 是,如果申请人两个考试的成绩都有,那么多少给了学校一些额外信息。这当然是有价值的。在2013年普林斯顿的26000名申请者中,有3477位提交了 ACT成绩,而2006年仅385位,只占当时17000名申请者中的2%。另外,2013年有将近8000名申请者同时提交了ACT和SAT成绩。


            需 要注意的是,SAT和ACT各有传统上的地域垄断。SAT主宰着东部和西部以及得州,ACT则主宰着中西部内陆。不过,1992-2012年间,ACT考 生人数增长最快的主要在东部和西部;SAT考生增长最快的,则在ACT的传统地盘。显而易见,这种在对方的地盘中增长的趋势,也使两者的地域界限越来越模 糊。


            ACT所享有的最大一个优势,恐怕是有12个州(主要是中西部各州)要求高中生在毕业前一年参加ACT考试,州政府支付考试费用,以此检验义务教育的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ACT比较注重学生在中学所学的内容。这就使一大批学生投入ACT的怀抱。


            那 么,SAT是否大势已去了呢?这也未必。相关的公开数据显示,虽然ACT增长势头甚猛,但SAT在精英大学的既有优势很大。有些学校过去的提交率接近 100%。这样的优势不可能一两天就消失。ACT提交率在这些学校中的上涨,包含着许多两个考试都考的学生。按常识判断,那些表现平平或比较差的高中生, 上大学的意愿并非太强,州里出钱并要求他们考ACT,他们就考,不再考虑SAT。但是,那些最有竞争力的学生,仍然觉得SAT是进好大学的主流考试,不会 轻易跳过。


            SAT 面对ACT的挑战,当然不敢怠慢,正在积极酝酿改革以扭转不利的势头。不过,这两种考试之间的战争,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中教育的应试化。目前,美国各州不 断加强各种考试不说,那些瞄准好大学的学生,往往从十年级(美国高中是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就开始准备两个 “高考”,压力过大不说,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机械。


    (作者为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

所有跟帖: 

以前弄不清ACT是什么,谢谢介绍。 -DTMom- 给 DTMo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6:53:35

谢谢! -hongye1125- 给 hongye112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8:00:47

谢谢! -洲河- 给 洲河 发送悄悄话 洲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8:42:10

谢谢, -欢乐的爸爸- 给 欢乐的爸爸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21:11: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