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生气。
SiSi现在上7年级,我花了很多功夫为她订计划,买书,辅导,结果MathCounts教练说按惯例校队只收8年级学生!气得我一掳袖子就要找校长。还好,刚掳半只袖子结果就出来了: SiSi选拔赛全校第一。教练不得不破例把她招入校队, 成为4人校队中唯一的女生。
今天小得意。
SiSi有个6年级的好朋友R,邻居。我对R的父母说,反正一个是送两个也是送,不如我送她们一块去学校参加补习班。结果R经选拔成为5名替补队员(Individual)之一。
2012年11月15日SiSi老师推荐她参加MathCounts Club. 这意味着老师/家长/学生时间及精力的投入,由此我不得不进行仔细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
关于竞赛。MathCounts 是美国初中(6,7,8年级)数学竞赛,每年一次。这意味这SiSi还有一次机会参加2014 MathCounts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标题是“SiSi参加MathCounts 2013”。MathCounts竞赛内容为代数(Algebra I), 几何 (Geometry),概率(Probability), 数论 (Number Theory)。分为4个等级: 校级(School ); 地区级(Chapter,含几个县);州级(State);国家级(National). 校级一般每年1月举行,选拔出4人校队(Team)及最多6位替补(Individual) 参加2月份的地区比赛。每个地区选拔一个校队及2位个人最高分者参加3月份州赛(有的州允许每个地区多个校队参加州赛。NC则保证个人前4参加州赛,无论所在队的输赢)。每州前4名参加5月份全国比赛(共约224人,含海外军事基地学校)。全国比赛前4名受总统接见。每级比赛分为4部分:Sprint, Target, Team, Countdown.
看到没有,前面的路很长很长很长。。。但SiSi今年的路也许很短,因为教练不给力,她们Team绝无可能夺地区冠军。为进州赛,SiSi唯一的出路是获得地区比赛个人前4名。4个县41所中学啊。当然,有些差校根本不参加比赛。今年参赛的共有16所学校134名选手。
关于教练。他们都是中学数学老师。州内比赛成绩最好校队的教练将成为州队教练。能有一次做州队教练的机会已是莫大的荣誉,有位牛人竟做过27次州队教练。
关于学生。70%学生来自8年级(一般来讲7年级还没学几何) 。2007-2012 6年有5 年全国冠军为华裔。
调查完后11月16日我对SiSi进行摸底考试。下载2012 State Sprint Round 试题。40分钟她只会30道题中的5道,其余25道毫无线索。而要进州队,最多只能错2道。我被彻底震惊。她是全A学生,怎么会这么差?这也促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她参加比赛。
讲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SiSi的背景。顺便BSO一下。她2000年10月出生,在大多数州应该是6年级的年龄。4-7年级一年换一个学校。K-4在普通小学,GT program,感到没啥挑战;5年级转到Magnet小学,学完6年级数学;6年级上Magnet初中(Carnage, 本州MathCounts龙头老大),学完7年级数学;7年级搬家到另一城市,转普通初中(Kernodle)。到Kernodle 只好跟着8年级上Geometry, 因课程冲突另外两门课也要跟着8年级上,非常乱。等她8年级时Kernodle提供的数学课都修完了,现在还不知下学期去哪修数学。Kernodle 80%是白孩,但没分快慢班,因此她抱怨最多的就是同学不够聪明。SiSi做事认真,发展比较全面,游泳溜冰都不错,Hapkido Brown Belt, 现转学Taekwondo,学校Spelling Bee亚军,钢琴比赛获过许多奖,全A生,出版过两本小说合计6万字. 我们对她的奖励是:Report Card每个A获$10,每个B扣$30,钢琴比赛有现金奖励者我们就match, 没现金奖励者第一名我们奖励$100。至今她名下已超千元。
还有,卖书收入归她。同学们快去Amazon支持。。。
http://www.amazon.com/Sylvia-Wang/e/B004XMIDC8/
-----------------
参赛有几个理由。关于SiSi学什么,全家有不可调和的对立。我要她学法以后好为华人出力,LD要她学医好继承衣钵,她喜欢写作好满足个人爱好。最后初步达成一致:做法医!有法有医,工作经历又是绝好的侦探小说素材,皆大欢喜。想学法医,首先要进好大学,进好大学首先要进好高中。好高中离家5哩处倒有一个,全美排名18。每年只招50人。进MC Team自然是一大优势。这是理由1。
而据老师测试,SiSi阅读写作早已超过12年级水平。MC复习了,将来SAT的数学就极容易。提高SAT成绩, 这是理由2。
第3个理由有点自私。她老爸从没参加过大的竞赛,唯一一次机会还被顶包,从此留下心理阴影,希望女儿能扳回一局,哈。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学校准备选拔21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我恰好是第21名。结果名额给了第22名,并且所有人都说这是英明决定!这个第22名是位跳级生,跳了一级才和我同届,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冠军。遭到各大名校疯抢。人家不为所动,正常高考,结果拿了江苏省理工科状元。后去复旦,留学美国。只是,天妒英才,30岁不到就。。。 顺便插一句,昨天有位同学说国内重点中学学生考MathCounts 是小菜,俺那是省重点,咋还有好多题不会呐?另一个同学又说了,必须尖子生才行,我似乎明白了。又一次大受打击。
同时期俺那学校出了一文一武两位名人。上面提到的状元自然是文,姓林,就称他林文吧。林文被我们公认为天才。武将姓邓,称她邓武吧。林文在3班,我在4班,3班4班男生同上一节体育课。我们体育老师同时兼校女排教练。邓武为女排主攻手,练就一手如来神掌。几十年后在大英帝国议会力劈以蛋糕武装起来穷凶极恶之阶级敌人,避免了丈夫(编者注:第三任)被吃饭的厄运,被英国媒体形容 为“犹如老虎般迅猛”,一战成名,从此跻身国际名媛行列。要不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呐。以其履历,个人认为,邓实属文武双全,应称邓文武才对。只是,母校同学大都不愿提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