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吃,我又不太会照顾自己,常常把每月的伙食费用来买书,纸和毛笔,卡片之类的,以至于没钱吃饭又不敢跟父母讲,他们一直反对我看课外书,一到月底常有饿肚子的时候.那时,我的兴趣爱好特别多,也不懂得劳逸结合,不到三年,因这次病调理好的身体又出状况了.比如,高中时的化学课我几乎上不了.我们学校有间二层的小红楼,是生物科与化学科所有.化学课只要是有点实验演示的,老师差不多都叫我们去那里上.只要我走进去没一会,头晕头痛甚至不可抑制的呕吐不可避免.
父亲考虑我的健康情况,很反对我上大学,想着我读个实用型的专科,找份轻轻松松的工作,嫁个好男人,安安稳稳地过就知足了.而我并不这么想.不是我很想上大学,只是我觉得考上大学跟考上高中一样,对我来说很平常,一点不费力.事实上,我从小学起读书几乎没有费什么力,属于脑子还算够用但耐力很差一类,不能长时间用脑.
那年夏天,我很不走运,旧病开始发作,发着烧,吃着药走进考场.我知道要是错过了这次高考,回家住并在家复读一年对我来说很可能不现实,是非常难以忍受的.因为父母对我上大学意见不一致,我很不愿在家听他们为此事争吵唠叨.
平常跟我玩得很好的几位同学,我们学习成绩都不相上下,但是,她们全部上了重点大学,而我只差几分只好上普通大学.中学几位老师对我很惋惜,对我申请读哪间高校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好主意,而当我把老师们的这些建议告之父母时,他们俩又意见不合了.我从门缝里看到他们俩的表情,听到他们俩说的话,一下子冲动地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决定,即:先斩后奏,自作主张地全部填报了一间最冷门的高校一个最冷门的专业.而此专业并不适合我及我的健康.
就这么带着怨恨冲动地上了一间心不甘情不愿的大学,为此我付出了代价.其中一点身体健康又差了,由于自大二起的勤工俭学太累所致.
我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如果他不是总盯着我不佳的健康,总想着我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那也许会对我更多地了解,也不至于远远比不上老师对我的了解.那么,我的命运很大可能会不一样了.
我把自己自幼的许多事讲给我老公听,他总是劝我该理解我父母的苦心.他说,当家长的,若有个先天身体很不好的女儿,首先想的不是怎么去培养她,而是怎么不给她压力,只求她能平平安安地过.对此想法我一直难以接受.
我觉得,儿女身体不好,固然是个不可以改变的客观事实,也是一个令人放不下心且不愉快的事实.但是,这并不等于这类因健康状况不佳的孩子就没有才能,就不值得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