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砖的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最近自己也恶补美国此类历史和知识。同时开始看几本调调很不一样的书。其中有 “Better Late Than Early” (by Raymond S. Moore and Dorothy N. Moore, 1975), “Losing Our Minds --- Gifted Children Left Behind” (by Deborah L. Ruf, 2005) 以及 “Genius Denied” (by Jan & Bob Davidson, 2004) 每个作者都能列出很多的“科学研究”数据,以及不少“真人真事”。看得人眼花缭乱,最后还是没有找到答案。看来,就是想让专家来回答我的疑问,也得看我找的是哪路的专家了。
我们住在白区。结交了几个白妈妈。谁说老美不重视孩子教育的。我看这几个妈妈丝毫不比我们中国人来得放松。其中一个妈妈说:“I often times doubt about my decision. She (her very gifted daughter) gets really bored at school. Even the Math enrichment class and Humanity class (Gifted class) can’t meet her need.” 另一个妈妈让我保密,说她女儿的K老师私底下劝她送孩子去私立学校, 因为“She definitely will get bored at 1st, even 2nd grade in our public school. She knows more than our 3rd graders here.” 但私立就一定好吗?可能好一些,因为教师和学生的比率好些,孩子多些一对一的关怀,教的难度深些。(德育方面就不讨论了)但对于这两个妈妈来说,私立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些私立不是专门为HG,PG孩子服务的。
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当然不会为那俩妈妈操心得晚上睡不着觉。可问题现在落在自己脑袋上了,也就是说:“天上掉馅儿饼,我正好路过”—— 让我摊了个脑瓜儿挺好使,而且(温馨提示:重点所在哈):特别的好学的小男孩儿。可以说是“自学成才”的早期楷模。做妈的小得意之后开始晚上睡不香了。
依照“传统”,三岁送进了“梦之校”(Montessori)。去年两次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开恩,将10分钟的谈话拉成了一个半小时。拿出不少小男生在学校的“杰作”让家长参考。她建议:“You should get him evaluated. So you can have some solid data or psychologist’s professional recommendation. So, some type of agency can intervene or at least to help me to teach him. He needs a personalized education strategy”。老师当然说此小男生是“One of a kind, never seen kids like this”. 不过这漂亮的女孩子老师怎么看,怎么也不象超过30的样子! 所以,这个statement 是大有水分嘀。
对付聪明孩子,我还是有些革命经验教训的。当初第一个孩子刚落地就朝我笑,家里人除了觉着特别甜心之外就没有往“深层”去挖。现在看书之后才豁然开朗,啊哟,原来这就是Level 4 or 5 Giftedness的第一征兆啊!失职的父母是等孩子自己说“某某好友在一个叫Humanity Class”的东东里上课,自己没那孩子smart”。这才上学校网站查看,才第一次听说美国学校居然按IQ搞分裂!去学校低声下气地询问为什么自己孩子没进去。人老师非常nice地拿出一张对比表,教育我们什么叫“bright”,什么又叫“gifted”,据说孩子当年一个叫CogAT的东东没有达标。不过这个老师也觉着奇怪,这孩子上课不怎么听,怎么成绩这么好。我们家长也发誓“在家没有开小灶”(真的是)。于是,老师推荐,考了个叫WISC-IV的东东,发榜当天为老大“平反昭雪”,原来人是PG level的哈。后来网上和书上读到说:CogAT 会miss掉25%以上的HG,PG。也算是自己给自己当初的失职找了个台阶下。羞愧我们以往每次去老大的家长会问的问题都是:“开心”“午餐”“交朋友”等等。现在问题来了,人psychologist说了:这孩子失去了学习热情,自己从不推自己。按我们中国老法来说:就凭自己小聪明读书着。就这么混混。从老大身上懂得了:“学习还是需要家长关心的。不是只针对成绩,最要紧的是个学习态度”。
现在轮到小老二了。我又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这孩子貌似很进取哎。老大小时候也常冒“智慧的火花”,但小老二那种孜孜以求的态度是很少看见的。对于想随大流的老大,可以塞进好学校,水涨船高就行。个人不想做任何extra, 那就这样了。但看来老二没有那么容易满足。我们又该怎么办?!
话绕回所谓的“专家评估”。问题一:才4岁的调皮小男生,如果不配合怎么办?既然去做了,当然喜欢听个好成绩。如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我这当妈的护短,肯定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也不信专家嘀。那就没有意义了。如果真得了个高分!当然高兴加得意,但,但,但,还是没有解决今后怎么办的疑问。现如今,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看见乐呵呵的院长绕着走,就怕她热心地询问:“did you arrange the test yet?”
孩子生日在年底,学区对K的年龄卡得很紧,但1年纪可以考试提早进。他3岁就绕着K的孩子,老师教K班孩子,他就偷学。而且都有成效。老大做题目,他跟进,5年级的因式分解他觉着好玩,还正确解题一道。(也只让他做了这一道,就被赶出了老大的房间)他求老大教竖式,我给他讲解了一题,当天晚上不肯睡,一个劲问我xxx+xxx是什么。我终于失去耐心,问他:196+196等于几,他答:392!这么好学的一个孩子,我看得出,他的确是将学知识看成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儿。有专家反对孩子早读书,这里非常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学东西就没有了快乐童年。可我们家的有些怪,比如暑假送去开心夏令营,天天玩儿,(还是原来学校,只是假期不上课教东西),他却哭,说是boring. 开学后带回了一张写Alphabet and number的练习,他又说:”That is so easy. Boring”. 过4岁生日前,在学校开心认真地完成了美国地图(画加标注),他很有成就感。老师说他特别高兴。上周末发现他趴在桌上画写,他称:“I am making my own Periodic Table”! 这样的小男生,好像上学晚也不适合吧。问题是:就算早几个月挤进高一年级,按他老师的说法:“He still will feel bored. And then…. He will start to looking for TROUBLE! Because he has extra energy no where to release during the school hours!” 课外可以锻炼身体啦,学这学那啦,但上课时间有六个小时怎么 充分利用呢?!而且,很不希望这么个讨人喜欢的小男生成为“问题男孩”!
曾冒出个想法:搬家去纽约长岛,或内华达洲,去上那里的特殊学校!又冒出想法:关在家里自己教拉倒!可没这个决心啊!
想听听各位爸爸妈妈的高见,说不定让我脑门上顿时亮个灯泡什么的。先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