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Peter Huang教授的文章

来源: Francine 2011-12-21 19:31: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857 bytes)

下午下班前和回家的路上看了网友curiousGeorge2介绍的University of Colorado Law School Professor Peter Huang的文章。curiousGeorge2的原贴在这里:

http://bbs.wenxuecity.com/znjy/1626451.html

顺藤摸瓜,黄教授的文章download在这里: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958366

 

黄教授的简历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就不重复了,我想写一写读了他的文章的感受。貌似50多页的文章,用了law review article的格式写,其实是个非常lightreading,目前只是online发表。

 

最强烈的感想是,黄教授是个不在乎名利,我行我素的人,为了自己的原则和兴趣活着。黄教授14岁去普林斯顿念数学和经济学位,17岁毕业后去哈弗上应用数学的博士。念了几年和他的诺贝尔奖导师Ken Arrow搬到斯坦福。在念博士期间年幼的黄教授开始经历了自我,大胆地干了些自己爱干的事,比如去看了每一场斯坦福的女排比赛(包括客场的在外地的比赛),爱上了打排球。黄教授的文章一开始就说,他按虎妈的标准就是成功的tiger parenting的产物,可想而知,黄教授的妈妈是怎样的虎妈(黄妈是NYU的生化教授)。黄妈妈看儿子博士念了那么久还没毕业,催问他说怎么我3年里生物物理博士毕业,而且还生了2个儿子?黄教授答:我生不出孩子,当然不可能和你一样。研究生后期,黄教授去Iowa做了访问学者兼教书,因为他的一起打排球的同学去了Iowa,他也一起去了。博士念了8年,黄教授毕业。

毕业后,黄教授在FTC做了几年经济师,并且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在多所大学教了几年书后,黄教授去了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上学,上了一年,不喜欢那里的culture,转学去Stanford Law School,后来在那里毕业。毕业后,黄教授去了U Penn Law School,后来又客座教了多所法学院,现在在Colorado

1997年黄教授开始做法学院教授开始,黄教授已经客座在无数所法学院教过书了。黄教授的职业轨迹不得不让感到他始终是在探索和寻找最适合的地方,他在Penn和法学院院长闹翻,结果没拿到tenure很反映他的outside the box的个性。在法律界,最讲究的是-- guess what规矩,像黄教授这样的不收规矩的活跃的创造型的mind,自然是不受传统和authority欢迎的。

再回到和黄妈的关系,一个故事和这坛子常露面的一个问题如出一辙,黄妈问当时16岁的黄教授有多爱她,假设了一个场景,黄教授愿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她的命。黄教授反问黄妈她会舍己就儿吗,黄妈说当然了。于是黄教授就说既然你愿意牺牲自己来就我,那我就不来就你了。结果黄妈很生气。

黄教授没有交代到底是为什么他选择去上法学院,也没说他现在是不是happy with the career choice. 但是间接地,他说being happy is a skill。既然是这样,那黄教授的这个skill应该是过关的。

这就回到了黄教授的文章的主题,是说虎式教育和法学院教育的相通点。这点上,黄教授的观点是两者都需要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JDM)教育,两者在JDM上都做得不够(这一点,黄教授还是非常含蓄的)。另外,JDM的教育是和emotionsemotional intelligence紧密相关的,黄教授用很含蓄地指出,虎式教育里根本没有JDM的机会,法学院里JDM也只是一些background noise

不说些和子女教育直接相关的,好像不该在这里发帖。那就再说说黄教授说到的Professor Seligman创建的positive psychology,成功的5因素:positive emotionengagementpositive relationshipsmeaningand accomplishmentPERMA)。黄教授是推崇PERMA的,从他透露的一些小时候黄妈对他的一些事里,是很容易看出他对黄妈的批评的。于是,子女教育也该用PERMA来衡量,这话从黄教授这样的曾经的child prodigy嘴里说出来,应该还是值得让人思考一下的。可惜,黄教授好像未婚无子女,他推崇的理念还不能在自己的骨肉身上实践,而只能暂时用在他的law students上。

 

 

所有跟帖: 

perma,好,记住了。 -reichthedog- 给 reichthedog 发送悄悄话 (43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19:39:49

很无聊吧,这种test当时也不知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 -Francine- 给 Francine 发送悄悄话 Franci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19:45:41

meaning具体指什么? -rainingdayinNov- 给 rainingdayinNov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19:41:05

我没有研究过Seligman的学术,但是我想是purpose的意思吧。 -Francine- 给 Francine 发送悄悄话 Franci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19:46:49

也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Francine- 给 Francine 发送悄悄话 Franci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20:23:25

哈哈,大学了男孩还喜欢打排球,跟着球友走,无婚姻女友--MAKE SENSE -mooseamoose- 给 mooseamoos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20:08:22

你的视角很不同。 -Francine- 给 Francine 发送悄悄话 Franci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20:24:55

他生长环境不同.60年代在美国成长的华人,是处在社会边缘.数学出色是敲门砖 -weston- 给 weston 发送悄悄话 west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20:14:31

这块敲门转还是很好用的,直到现在,这块砖的一个好处是便宜。 -Francine- 给 Francine 发送悄悄话 Franci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20:28:51

是啊,一个波兰人说波兰出数学家,——纯粹是因为研究数学便宜的缘故 -洲河- 给 洲河 发送悄悄话 洲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20:41:21

回复:随便说说Peter Huang教授的文章 -curiousGeorge2- 给 curiousGeorge2 发送悄悄话 (71 bytes) () 12/22/2011 postreply 05:45:45

回复:随便说说Peter Huang教授的文章 -石夹子- 给 石夹子 发送悄悄话 (96 bytes) () 12/22/2011 postreply 14:45:14

1973年他14岁上大学,现在应该有53岁了吧 -石夹子- 给 石夹子 发送悄悄话 (35 bytes) () 12/22/2011 postreply 14:47:4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