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现在不改变,将来可能会酿出大错的。。。

来源: 不明则问 2011-04-29 10:00: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26 bytes)

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有几个原因:

- 被惩罚的威胁:做父母的可能觉得:“我们都改变做法了。。。”。可是孩子心里可能还留存这从小培养出的威胁感。

- 缺乏自信:孩子对于改正错误没有自信,老怕犯错误。

- 缺乏对父母/师长的信任(与上面第一条可能有关):尽管父母说了好多次说犯了错没关系,能改正就好。但孩子可能没有看到具体例子或者足够的例子来信任父母/师长。

- 可能的轻微自闭症:这个需要至少两个不同的心理学专家的认证。父母自己千万不要轻易的做判断。

。。。。。。

解决的方法,除了跟她讲道理外,可以考虑给几次真实的事例。比如:父母一方有意犯错,另一方在知道后表示谅解与宽容。

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是:全家人出游(short trip之类)。妈妈本来是要准备一些用品或者食物/水什么的,但故意忘掉一两项。到了地方才发现。全家人惶恐之际,爸爸表示谅解与宽容,更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代用品)。

注意:

A. 这个被忘掉的事物需要有一定的重要性。比如爸爸的午餐、打印好的地图、钓鱼的鱼饵(如果是去钓鱼的话)。。。

B. 父母的“戏”要演的真实。Panicing也要真实。最好是预先说好,但不具体说明是要忘掉什么事物。要父亲临场发挥。。。

另外一个例子可以是:出游时爸爸开车迷了路。先是像许多男人那样不肯问路。后来迷了不少路,在妈妈的生气和建议下爸爸去问了路。问题解决后,妈妈表示:虽然这次的出游被耽搁了不少时间和玩乐,但只要爸爸能改过就好。下次再来多玩。还可以同时问孩子:“是不是这样?”,取得孩子的认同,一起原谅爸爸。。。

最重要的是:夫妻俩要做的真实。而这个真实最好是出于真正的平常就有的问题(比如脾气犟、不爱问路、丢三落四,etc.)加上出于内心的“理解”和“原谅”。

试试看吧。。。

 

 

所有跟帖: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159 bytes) () 04/29/2011 postreply 10:13:19

太受益了,我跟她爸之间,平时的确经常互相指责(不是吵架),而是喜欢互相挑毛病 -渥村百姓- 给 渥村百姓 发送悄悄话 渥村百姓 的博客首页 (55 bytes) () 04/29/2011 postreply 10:22:37

没想过这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所以无形中给她造成了压力,让她觉得出错就会被指责 -渥村百姓- 给 渥村百姓 发送悄悄话 渥村百姓 的博客首页 (61 bytes) () 04/29/2011 postreply 10:31:25

呵呵,正好,你俩不用演戏了,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93 bytes) () 04/29/2011 postreply 11:08:42

说得太好了! -cn1618- 给 cn161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9/2011 postreply 10:48:43

谢谢。无意中撞大彩撞对了。。。 :)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9/2011 postreply 11:13: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