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大竞赛中,中国再次领跑全球(组图)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全球正展开对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的争夺。从刚果的钴矿开采到电池生产,中国公司目前不仅在电池生产的第一步占据主导地位,主宰着钴中间商网络,还对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大笔投资。


刚果科卢韦齐附近的钴矿,矿工用自行车驮着一袋袋钴矿石。

刚果科卢韦齐附近的钴矿,矿工用自行车驮着一袋袋钴矿石。


矿工们用自行车驮着一袋袋钴矿石,沿着一条尘土飞扬的道路来到一个条件简陋的市场。在这里,他们排队把这些矿石卖给批发商。

这些批发商大多是中国人,他们随后把原料出售给中国公司,这些公司把装满钴的包裹航运到中国,加工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被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电动汽车。

眼下全球正掀起争夺钴供应链的竞赛,到目前为止中国遥遥领先。随着电动汽车产量增加,全球对钴的需求还可能进一步上升。

刚果是全球最大的产钴国,而中国是刚果钴的最大消费国。根据Darton Commodities的数据,这个西非国家生产的钴约94%出口到了中国冶炼企业。

多伦多勘探公司First Cobalt Corp.首席执行长Trent Mell说,该公司开始意识到,刚果对电动汽车的意义,相当于沙特对内燃机的意义。他说,中国企业敏锐地意识到刚果对电动汽车的重要性,从钴开采到电池生产,中国正试图掌控整个生态系统。




刚果的钴矿矿工。照片摄于2015年。


中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2011年,中国政府将电动汽车行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国产电池产业已成为政府扶持计划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对本土电池生产商提供补贴,基本排挤掉了外国竞争对手。

中资公司目前在锂离子电池生产的第一步流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大宗商品研究机构CRU Group的数据,这些公司生产的精炼钴化学品占据了大约77%的市场份额,2012年为67%。CRU顾问George Heppel表示,中资公司可能很快会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全球54%左右的钴供应都来自刚果,中资公司则主宰着中间商网络。这些中间商从科卢韦齐等地市场众多的自由矿工手中收购钴。

几乎没有任何大宗商品的需求上涨速度能超过钴。钴是铜矿和镍矿的副产品。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自2000年来,全球钴产量已增长三倍,至12.3万吨/年。

而需求的增长则更为迅速,根据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钴需求将达到20万吨以上。电动汽车是造成钴需求暴增的一个重要原因。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2014年电动汽车中钴的使用量约为1,300吨。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1,320吨,2025年达到62,940吨。

这些预期已导致伦敦交易市场的钴价在过去一年上涨逾一倍。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钴价自2015年年底以来已上涨超过230%。

伦敦市场情报公司Roskill追踪钴的分析人士Jack Bedder称,如果该公司对电动汽车的预测准确,钴市场将面临一些严重问题。供应吃紧将让中国因其在钴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而获得另一个优势。

瑞士矿商嘉能可(Glencore PLC, 0805.HK, GLNCY, GLEN.LN)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该公司去年产自刚果的钴达2.74万吨。嘉能可预计其产量在未来几年将增加逾一倍。

交易员表示,刚果另外3万至4万吨钴中大部分来自自由矿工,或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hina Molybdenum Co.)、浙江华友钴业(Zhejiang Huayou Cobalt Co.)等中国公司,以及小型工业生产商。




总部位于福建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之一。


自由矿工用镐和铁锹挖钴,从每吨钴矿石可以拿到大约300美元,一年前为200美元。美国和欧洲公司对从自由矿工那里购买钴的供应商越来越小心,因为一些自由矿工是儿童。他们很少戴口罩或使用其他安全设备,经常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行业研究公司Darton Commodities估计,这些自由矿工对刚果钴产量的贡献高达14%。

特斯拉(Tesla Inc., TSLA)去年称,该公司位于刚果的钴供应商有很好的声誉。特斯拉没有透露该供应商的名字。特斯拉向刚果派出了一个小组,以确保其供应链中没有童工或自由矿工开采的钴。特斯拉没有透露是否已经做出了任何调整。

人权组织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和其他了解刚果钴市场的人士称,多年来,从自由矿工手中收购钴的贸易商常常将钴销售给刚果东方国际矿业有限公司(Congo DongFang International Mining)。该公司是浙江华友钴业的子公司。

浙江华友钴业的发言人称,去年4月已停止从以自由矿工为钴来源的批发商处购买钴,试图从对生产过程有更大控制权的矿业商手中购买更多钴。这位发言人还称,该公司正在非政府组织Pact的帮助下做出这样的调整。

2016年,洛阳栾川钼业集团同意从美国矿业巨头Freeport-McMoRan Inc.手中收购刚果的一座大型铜钴矿。该矿为Freeport在芬兰的一个工厂提供原料,这家工厂的硫酸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约20%。分析人士称,全球其他硫酸钴产量出自中国。硫酸钴可用于电池生产。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海外业务CMOC International的首席执行长Kalidas Madhavpeddi称,一些大型美国汽车公司对该公司的供应管理非常满意。

刚果国营矿业公司Gecamines SA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Group) Co., 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正在合作开发一座同样可能对中国有益的钴铜矿。中国有色集团将建造并运营该矿,持有51%的股权,而Gecamines将持有49%的股权,并从该中国公司获得8.7亿美元贷款。

据Darton Commodities的数据,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的钴储备库存大约为5,000吨,约合15天的全球供应量。相比之下,中国战略储备中的原油相当于三天左右的全球供应量。

Cobalt 27 Capital Corp.首席执行长Anthony Milewski表示,很明显,中国市场想要成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力量。他说,他们极其重视,这一点毫无疑问。该公司总部位于多伦多,拥有约3,000吨钴,规模在全球数一数二。




通用汽车与其中国合资伙伴在广西柳州共同运营的一家组装厂内,工人们检查宝骏E100全电动汽车。 


市场向电动汽车转变的速度要快于许多专家仅几年前的预测,部分原因是锂离子电池关键部件全球供应链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压低了价格,并有助电池制造商扩大生产规模。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表示,目前锂离子电池价格约为每千瓦时200美元,低于20年前的1,200美元。到本世纪2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价格预计将降至100美元。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 BAC)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4%。

电池生产和其背后的供应链仍然极其分散,导致汽车制造商确保供应的工作更加复杂。一家公司负责开采矿石,另一家公司进行提炼,第三家公司制造电池单元,第四家公司将多个单电池集成一个电池模块,然后第五家公司购买上述模块以组装电池。中国企业对上述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大笔投资。

一些公司和电池专家表示,如果出现向较少或完全不使用钴生产可充电电池的技术性转变,可能会降低钴在电池生产中的重要性。

中国青睐的是镍钴锰电池。这类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于不含钴的电池,可让汽车行驶更长里程同时减少电池空间占用。

全球电池产能约为每年110千兆瓦时,主要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电力储存。过去一年,中国已宣布多项计划,将在未来三至四年增加超过150千兆瓦时的产能,是当前产能的三倍。这让特斯拉位于内华达沙漠的“超级工厂”相形见绌,该工厂计划到2020年增加35千兆瓦时产能。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分析师Luis Munuera表示,中国制造商的目标由政府设定,这不是市场做出的反应,而是政府希望的电池产能。

目前大多数中国电池生产侧重于低端低密度电池,并且很多电池生产商的规模相对较小。但中国政府已表示将根据电池的能量密度给予扶持,这意味着镍钴锰电池的产量将上升。

如果中国对钴的追求拉低了锂离子电池价格,这将使美国消费者获益。IHS Markit太阳能和储能研究副总监Sam Wilkinson表示,锂离子电池正快速变为一种大宗商品。




在2016年的北京车展上,雷克萨斯展台上的锂离子电池。


根据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的数据,在中国政府的助推下,太阳能产业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出口市场,致使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从2010年的41,000美元下降到16,000美元。在2010年,当时一个10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造成本为5.44亿美元,而如今只需1.11亿美元。

全球大约65%的光伏组件产自中国,全球10大光伏组件生产商中有七家是中资公司。

这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上个月,在一个独立委员会认定美国生产商以不公平的方式遭到中国竞争对手损害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针对进口太阳能板征收最高30%的关税。

随着中国在电池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有些科技专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感到担忧,他们认为,如果降价现象泛滥,可能扼杀企业改良电池的创新积极性。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科技领域研究员Varun Sivaram称,中国控制了全球绝大部分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还有电池的生产,真正尖端的科技难有机会打入市场,这一点令他感到担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