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家参与竞购或抬升美国喜达屋身价(图)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15-10-29 09:38: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728 bytes)
图片来源:Jonannes Eisele/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喜达屋在大连的城堡酒店。

果一个中国买家收购了美国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 Inc., HOT, 简称:喜达屋),会得到什么?答案是一大堆位于中国的酒店房间。

现在有三个潜在的中国买家正竞购这一全球最大酒店运营商之一。尽管还没有发出提议,但若是成功,喜达屋经债务调整后高达140亿美元的市值意味着,这将是中国买家收购美国企业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易。

虽然身为一家“美国血统”的酒店集团,但喜达屋与美国的关系却是最淡的。该公司不到半数的房间位于美国,相比之下,Hyatt Hotels有三分之二、万豪国际集团(Marriott International)和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Worldwide)有四分之三的酒店位于美国国内。喜达屋36万间客房中,位于大中华区的有超过5.3万间。

中国竞标者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本土酒店行业正为供应过剩的问题头痛不已,他们或许并不希望扩大自己在本国市场的敞口。第二财季,按照美元固定汇率计算,喜达屋在华同店酒店的每间可销售客房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3%;在北美,这一指标则上升了5.3%。

不光如此,尽管中国地产开发的速度放缓,但酒店行业供应过剩问题并没有消失。STR Global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在建或计划建设的酒店客房数量高达29.2万间,相当于当前供应量的15%。

地方政府称,购买土地的开发商们所规划的多用途项目中包含了四星、五星级酒店。或许,这仅仅是出于一种“高大上”的心态。喜达屋就是最积极迎合这种需求的企业之一,它在全球兴建的新酒店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位于中国。

乍看上去,收购喜达屋对万豪、温德姆环球公司(Wyndham Worldwide Co., WYN)或者洲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Hotel Group)这样更大规模的跨国酒店公司而言或许更有意义。一个大型国际买家可以缔造出首个拥有100万间客房的酒店公司,从在订房网络、奖励项目和发展团队等各个方面提高规模效应。

银行界人士可能会认为,中国买家的兴趣只能抬高其他潜在买家的出价。而且在允许一家中国国有企业获得这样一个立足点方面,美国监管机构可能会感到担忧,尽管这种担忧并非不能消除。

但是,眼下就忽视中国买家的兴趣将是不明智的做法。在中国买家看来,中国的酒店供应过剩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他们对喜达屋旗下的威斯汀(Westin)和W Hotel等备受欢迎的品牌垂涎不已。

由于喜达屋其他多数酒店都在亚洲周边地区,因此中国买家可以把出国旅行的中国游客引入喜达屋的酒店。作为潜在买家之一的上海锦江(Shanghai Jin Jiang)本身就拥有20多万间客房,有充足空间发展规模效应。

只要中国买家的兴趣依然存在,通过收购喜达屋缔造一个酒店帝国的代价只会更高。

Alex Frangos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