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危机:幻影还是现实?(图)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14-01-13 10:05:5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96 bytes)
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生活杂乱无章,人与人的关系错综复杂,所有结果都充满变数,人都是非理性的。”——社会学家休•麦凯(Hugh Mackay)

由于许多追踪中国股市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2014年初大幅下跌,围绕中国的担忧持续升温。毫无疑问,从更大范围来看,新兴市场的动能相比美国股市依然呈消极态势,而且有关中国正潜伏危机的预感似乎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公认的事实。有人认为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以及中国央行有意控制信贷的做法来看,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金融危机。

不过,让我们来理性地分析一下。中国正尝试有目的性地引导国有银行之外的信贷减速。与美国有所不同,考虑到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国内庞大的金融交易规模,中国的监管机构在这方面行动迟缓。就大多数政府机构来说,不仅政策落实需要时间,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同样也需要时间。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还在使用短期利率这一非常直接的工具,目的就是挤出金融体系中的一些影子银行信贷活动。这是有目的性的,而且也是有计划的。要是你听到有人在讨论中国的“钱荒”问题,那实际上与央行强力整治银行系统而引发的短期流动性紧张不无关系。

但这不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目标针对的是国内银行业活动。

来看一下PowerShares人民币点心债券ETF(PowerShares Chinese Yuan Dim Sum Bond Portfolio ETF, DSUM)与iShares 7-10年期美国国债ETF(iShares Treasury 7-10 Year Bond ETF, IEF)的价格比。价格比上升表明DSUM表现好于IEF。

PowerShares网站显示,其人民币点心债券ETF由政府、机构、超国家组织及企业所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组成,包括合成债券、可转债、零售债券和存单(CD)。从一些方面来说,鉴于该ETF包括的固定收益证券种类,它很像中国的Vanguard总体债券市场ETF(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 BND)。这些债券与美国国债的比率触及相对高位,也就是说它们的表现非常强劲。

如果中国确实出现了信贷危机,那么这一比率应该下降才对,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由于这只ETF更多地反映了旨在吸引海外资金的债券走势,其表现与中国危机说形成了鲜明对比。应该说,中国似乎正在整顿国内影子银行,并同时保持海外资金不受影响、甚至是趋向于增加。

到底有没有危机?可能会有吧。但正如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一样,如果一场危机在尚未真正发生时就已开始被市场消化、犹如已经发生了一样,那么这样的危机不仅不合常理,而且是可以在形势明确好转时加以利用的。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Hero)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