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长城为何被关闭?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12-05-04 11:54:5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62 bytes)

马台长城多年以来一直是背包客和热衷人烟罕至之地的游客喜爱的旅行目的地,尤其是从金山岭长城到司马台长城路段,其陡直的地势颇受徒步旅行者的青睐。

Bob Davis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远处的施工现场

2010年6月,通往司马台的公路被关闭,路口装上了大门。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约120公里。据村民们说,住在附近的约1,200名村民被要求在三周左右的时间内离开,搬到约15公里外宁静的古北口村,住到窄小的房子里。

今年春天,在古北口一个乒乓球场地附近,一位脸上布满皱纹、身穿绿色外套的大娘说,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她曾是司马台的村民,与她一起坐着的还有五个人。她说,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我们家世世代代住在那里,已经100多年了。

尽管长城本身似乎毫发无损,司马台脚下面积达几百英亩的地区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建筑工地,来来往往的卡车为工程输送着建材,大片正在施工的建筑外包着绿色的防护网。建筑工地前立着一个巨大的告示牌,上面用英语写着,“景区因升级改造将关闭几天”,而此时距该地区对公众关闭已将近两年。牌子上说,全新升级的司马台景区不久后将重新向游客开放。

尽管中国的报纸上偶尔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短篇报道,景区的突然关闭,再加上中国一些开发项目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传言。有传言说,开发商计划建一个高价景区来宰客。有人说,司马台已经被强大的利益集团私有化。另有人说,该地区将被变成一个高尔夫球场。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包括搬到古北口后每月领到人民币400元(约合64美元)补助的前司马台村民。这位大娘说,这些企业将要做什么是不会告诉老百姓的。

 在司马台关闭不久后,发表在英文报纸《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的一篇评论反映了这种担忧。文章的标题是,“升级改造只会毁掉司马台”。

工地上的工人和一些中国报纸上的文章说,项目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YTS Tours Holding, 简称:中青旅)。中青旅是一家经营旅游业务的国有上市公司。今年春天在与公司代表们进行了几周的反复讨论后,中青旅在书面回复中就有关司马台的计划给出了目前为止最全面的解释。

中青旅在回复中说,我们希望建设一个融合北京文化、北方地区特色和历史景观的项目。中青旅说,目前正在系统性地修复、翻新长城附近的北方民居和历史街区,目的是打造一个新的文化旅游地标。

中青旅接着说,我们会有序地开发这种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建设高质量的配套设施,让游客在这里享受到互动式体验,建立一个集观光、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和展览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场所。该项目名为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暂定2013年年中正式运营。

中青旅说,并不打算对长城本身进行改造。该公司说,几千年来的地质变化和历史变迁都没有改变长城,尽管没有修复的部分肯定会显得破败不堪。中青旅强调说,这个项目并非建于长城之上,而是位于长城附近。

中青旅说,正在与公司控股子公司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这个项目进行合作。后者曾帮助修复了江南古镇乌镇,使其成为旅游目的地,总体来说获得了游客好评。

在村民安置问题上,中青旅说,当地政府正为他们准备新住所。这些房屋在司马台附近的一条路上就可以看见。村民住的旧棚屋用的是煤,屋里常会冒出煤烟,而新房子将通电、通暖气,还有燃气灶。中青旅说,村民的生活质量会提高,还说很多人可能会在新地方找到工作。

尽管如此,研究长城的历史学家石彬伦(David Spindler)说,如果村民不种地,与司马台的关系疏远,他们可能就不会再把属于这里的故事传给孩子。石彬伦说,如果他们跟这片土地不再有关系,或说他们不用这片地了,那么这些只有他们才知道的保留了数百年的地名可能就会消失。

村民本身也对向旅游业转型持怀疑态度。在被问到是否可能把新房出租给希望找到廉价住所的背包客时,一位年长的妇女笑了(表明她并不认为游客会很快蜂拥而至)。她说,你怎么不带个旅游团来呢?

Bob Davis

 中文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