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两次领导人接班有何相似之处?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11-12-29 16:03:4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26 bytes)
Reuters
金正日和他的父亲金日成,照片摄于1980年10月。

 

话是怎么说来着?万变不离其宗?抑或只是历史的重演?

自上周金正日去世的消息公布以来,记者和其他研究朝鲜问题的观察人士就一直埋头于大量的书籍、文件和档案中,试图找到上次朝鲜领导人去世(即1994年7月金日成去世)时的种种细节。

很多不同之处都在过去一周的新闻报道中被一一指出。而我们则想花些时间思考一下有多少是没有改变的。

一些有关金正日接班金日成的早期报道中说,在朝鲜政权的复杂等级体系中,金正日需要冠上新的头衔。过去几天中,分析人士也是这样评论金正恩的。

 在有关金正日的早期报道中,还有人猜测他将必须取悦当时被描绘成争权派的朝鲜军方。

在那之前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的盖茨(Robert Gates)当时在一篇有关金日成的文章中说,我认为他将必须朝着迎合朝鲜将军们的方向屈服。毫无疑问,最近几天我们看到金正恩的身边一直有将军簇拥左右。

此外,在金日成去世后,韩国左翼政界人士和其他同情朝鲜的人士强烈要求允许公众前往平壤表达哀悼之情。

日本共同社(Kyodo)在金日成去世仅三天后就报道说,韩国是否就朝鲜“伟大领袖”金日成的去世表示哀悼已成为韩国国内引起激烈争论的话题。

过去一周,这一幕再次上演,只不过朝鲜政府设置了更多障碍,而支持朝鲜的外部人士则通过互联网来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一次,韩国政府允许代表其前总统金大中(Kim Dae-jung)“阳光政策”(Sunshine Policy)的人前往平壤吊唁。阳光政策是韩国试图与金正日沟通的最重要努力。

金大中遗孀与金大中重要财政支持者的遗孀周一赶赴平壤吊唁,并于周二返回韩国。

回想1994年,对金日成去世感到难过的不只是人类。《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当时援引朝鲜一篇社论说,就连山河都因为悲伤而恸哭。在过去一周,朝鲜官方通讯社发表了几篇文章,将暴风雪和严寒天气说成是大自然悲痛的表现。在上周六的一篇报道里,朝鲜中央通讯社援引70岁平壤市民宋继勇(Ji Yong Song,音)的话说,下雪让我如此怀念金正日。

《华盛顿时报》1994年那篇文章的作者是布林(Michael Breen),多年后他出了一本金日成传记(前不久再版),如今在韩国首尔经营一家公共关系咨询机构。在回忆自己1994年那篇文章时,布林说,这么多观察人士紧盯着朝鲜,希望看到有变化的迹象,他们往往会夸大自己看到的这些变化,同时遮掩其实无任何变化的现实。

布林说,坦白讲,除细节外,可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国家几乎不曾发生任何改变?而朝鲜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Evan Ramstad

 中文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