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在收购海外资产方面更精明了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05-11-01 10:11: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74 bytes)
经历多年的蛰伏之后,曾因在世界各地蚕食地产和鲸吞企业而闻名的日本似乎又要卷土重来,不过这次它不再贪大,也更精明小心了。

本周一,日本的租赁公司Orix Corp.宣布它将收购洛杉矶的小型投资银行Houlihan Lokey Howard & Zukin Inc.。这是日本公司重新开始收购海外资产的最新例证。

这家日本公司在1970年时进行了首次海外收购。这次它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Houlihan 70%的股权,被收购后的Houlihan将并入Orix公司的美国业务。市值160亿美元的Orix公司资产负债状况良好,这可以帮助Houlihan的客户们,它们大都是正在重组的问题公司或破产公司。Orix目前在美国的资产是40亿美元,它希望通过收购Houlihan在美国市场扩大地盘。

Orix公司的首席投资长Les Hoy说,“如果公司小本起家,要凭借自身业务的增长来实现规模扩张是件很困难的事,而收购可以让你快速扩张。”

在东京市场,投资者们对这笔交易表达了欢迎之情。Orix的股价上涨了660日圆,升至21,670日圆(合187.34美元),涨幅3.1%。Houlihan是一家非上市公司。

Orix收购Houlihan是日本公司最近几年一系列海外收购中的最新一例。由于经济持续复苏且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改善,到海外寻找并购机会又提上了日本公司的议事日程。随著收购交易的不断增加,日本也许又会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成为全球一支重要的资产收购力量。

追踪市场活动的机构Thomson Financial负责日本研究的研究员罗伯特•巴比斯(Robert Babbish)说,“如果要找出一个日本公司的并购交易增长较快的领域,那这个领域就是跨国交易。”

从Orix公司的这笔交易也可以看出日本在收购策略上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追逐的是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这类带有地标性质的资产。许多这样的收购都让日本买家损失惨重,因为如果公司在国内出现资金不足的话,就必须尽快将这些资产脱手。如今,日本公司著眼于规模较小的交易,而且收购的目的是获得专业技术以及达到在本土无法企及的目标。

虽然目前日本公司的并购活动比起1990年顶峰时期还不算活跃──当年日本公司以253亿美元购买了429家海外公司,不过日本公司已经加快了海外收购的脚步。根据Thomson Financial提供的数据,2004年,日本从海外收购了247家公司,共花费80亿美元。今年,他们已经吞并了231家公司,花费106亿美元。这些收购交易的规模几乎都属于“中小型”,即被收购公司的市值少于10亿美元。

最近的交易包括:网络公司Rakuten Inc.以4.2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网络广告公司LinkShare Corp.;日用商品制造商花王(Kao Corp.)以2.98亿美元收购了英国化妆品公司Molton Brown Ltd.,武田药品工业(Takeda Pharmaceutical Co.)以2.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科技公司Syrrx Inc.。麦各里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驻东京的经济学家理查德•热朗(Richard Jerram)说,“这不是泡沫经济时期收购的地标性资产,这些交易都是经过谨慎考虑的深思熟虑之举。”

分析师们说,Orix的这一交易还凸显了日本企业界的另一潮流:心系股东。日本公司过去善于存钱,而现在通过分红或者将钱用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正把钱交给股东。法国投资银行兴业证券(Societe Generale Securities)旗下飞马期货(Fimat)的策略师科尔比•戴利(Kirby Daley)说,“这些收购是为了令股东得益。在很多时候,海外投资的回报是为可观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