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面临惨淡之秋

每年9月的美国劳工节(Labor Day)通常标志着金融公司夏末淡季的终结。今年,投资银行家们开始担心,从度假胜地归来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一起度过。

资深银行家们警告说,经过了艰难的上半年之后,前景已经进一步恶化。这一严酷的预测是否意味着,传闻已久的投行合并大潮终将出现?

应该是这样。

抵押贷款担保证券造成的损失依然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所受打击或许大部分来自其次债问题,但以商业房地产和高级住宅抵押贷款为首的其他一些领域也开始显露出问题。持续的信贷市场疲软可能会迫使金融公司第三季度进一步冲销。

在巨大的损失之下,基础投行业务的盈利能力也承受着压力。

资产负债表的压力令银行难以作出新的融资承诺,而这是收入的重要来源。据Dealogic的数据,由于杠杆收购业务几乎陷入停顿,高收益债务融资今年下滑了一半,仅为968.1亿美元。

全球并购交易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今年的交易量相比2007年下降了27%。虽然这一幅度不及一些人之前担心的程度,但资深银行家们警告说,他们的管道正在枯竭。

市场动荡也有部分责任。起伏不定的股市令公司价值很难确定。商品价格与汇率的猛烈波动更是雪上加霜。

一些公司的应对之策是提高机构经纪业务服务、配股及并购等业务的手续费。这些公司对客户说,越来越高的风险迫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但调高的手续费弥补不了交易量的剧跌。这可能导致市场震荡无可避免。幸存的将会是在严酷的大环境下还能有足够的能力为客户提供强有力融资方案的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为Verizon Communications收购Alltel的交易提供的80亿美元过渡融资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为Mars收购箭牌(Wrigley)所提供的110亿美元融资就是最近的两个例子。

在大公司中,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最有可能感受到压力。持续的疲软也会让二级投资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比如Wachovia及欧洲一些公司旗下的投行。如果这种情况刺激了并购,投资银行业将只剩下大约六七家提供全面服务的大公司。

而小型顾问公司将会如何就不是很明了了。由于没有受到大公司所面临的信贷危机以及利益冲突的影响,Greenhill和Lazard这类小公司在这段低迷时期一直表现很好。其他一些公司则身陷困境,尤以Evercore Partners为最,这家公司上周接受了一家亚洲银行1.2亿美元的注资。

过去,许多公司在不景气的时候都坚持自己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是因为这部分业务在时世好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强劲。

想想去年全球并购交易的总和:创纪录的4.84万亿美元。就算并购交易今年锐减40%,但交易量仍会相当于繁荣的2005年的水平。问题在于,许多银行在繁荣时期都充实了人手。而竞争的加剧也会导致一些损失。

Matthew Karnitschnig

中文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