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片业一片惨淡的背景下,索尼公司(Sony)为什么还想扩大业务、增持股份呢?或许原因在于,在当今这样一个残酷的市场上,比拥有一家音乐公司更糟的,是只拥有半个公司。
因此,索尼计划斥资9亿美元收购贝塔斯曼(Bertelsmann)所持Sony BMG 50%股份的决定似乎合乎情理。拥有布鲁斯•斯普林斯廷(Bruce Springsteen)和贾斯汀•提姆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等签约艺人的Sony BMG其合资关系时常出现裂缝,这让索尼在大规模削减成本方面没能达到理想的力度。和大多数合资公司一样,双方必须对重大决定达成共识,而如果拥有全部所有权,索尼将有可能重新开始。
索尼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解决Sony BMG存在的音乐界特有的随心所欲的文化氛围。虽然该公司在合并后的确削减了成本,但还不够。不论公司业绩如何,有许多高管目前每年仍能挣到数百万美元,几乎旱涝保收。这是八十年代中期遗留下来的一种薪资结构,当时,随着激光唱盘的推出,音乐界进入繁荣期,与今天数字传输和盗版问题双重打压下音乐产业销售收入一再缩水的情况完全是两种光景。
其他方面的效率仍有可提高之处。2004年合并后,Sony BMG从未对其唱片公司的后勤部门作过适当整合。如果将其当初没有划到Sony BMG里面的日本业务并进去,将能额外节省更多成本。
当然,削减成本也只能给索尼带来一定限度的改善。真正的问题是,音乐市场何时最终停止萎缩。对此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并非明智之举。在德国仍保留音乐业务的贝塔斯曼正在大幅削减总体规模。该公司相对于2007年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利润(计3.8亿美元)的市盈率为4.7倍,属于相对温和的水平。预计其今年的盈利水平与此大体相当。
这对索尼是个大胆的赌注,但在如今音乐业的动荡行情下,不至掏冤枉钱至少给予它一定的回旋余地。后事难料,或许索尼最终能想出一个让其音乐内容业务惠及电子业务的办法。
Cablevision究竟该怎么做
詹姆斯•道伦(James Dolan)似乎完成了皈依,就像当年圣保罗走上了通往大马士革的大道。他曾做过一些华尔街不待见的事(比如最近出资6.5亿美元收购Newsday),似乎完全不把投资者放在眼里,但现在这位Cablevision Systems的首席执行长似乎谨慎些了。周二他宣布,打算采取所有可能措施来提振Cablevision的股价。是时候了,毕竟该公司已落后于今年有线行业估值的复苏了。
目前,围绕Cablevision的想法包括推出季度派息、剥离部分业务等,最合逻辑的剥离对象是“彩虹”节目子公司和麦迪逊花园广场。
对Cablevision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剧烈的变革。该公司因为其控股家族无法预料的决定导致近期股价出现一波“道伦折价”。
至于道伦会怎样实施他们的新计划还有待观察。毕竟,过去人们经历了太多的失望。但说到华尔街,如果他们真有什么信仰的话,对外部股东来说,至高追求将是把该公司完全分解。理想的做法是,让节目和运动资产实现独立化,有线系统最终拍卖给最高出价方。
Time Warner Cable一直觊觎这个竞争对手的业务。它会抓住机会在纽约地区扩大业务。目前其纽约分部跟Cablevision分部就是近邻。
道伦曾说过他希望提振股价。如果真是这样,他应该采取彻底的做法。快给Time Warner Cable的格林•布里特(Glenn Britt)打电话吧。
Martin Peers / Thorold Barker
中文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