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全球性挑战:整合联想和IBM

由史蒂夫·沃德(STEVE WARD)来掌管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PC)公司,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他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工作了26年的时间,而且一直在纽约郊区上班。

从他现在出任联想集团(Lenovo Group Ltd.)首席执行长一职中可以充分反映出当今PC业务的发展格局。

几周后,联想集团就会完成斥资12.5亿美元收购IBM PC部门的交易。沃德担任IBM PC部门主管已有2年多的时间。成为联想集团的掌门人之后,沃德面临著艰巨的任务:既要把业绩不佳的IBM PC部门和缺乏海外经验的联想集团相整合,又要带领企业参与全球PC市场的激烈竞争。

尽管IBM是PC的缔造者,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IBM已经被戴尔(Dell Inc.)甩在身后。凭借反应迅速的供应链,低成本的直销模式,以及廉价实用的产品,戴尔在全球市场上笑傲群雄。2004年,戴尔的PC销量达到3,000万台,而IBM仅销售了1,000万台。2004年上半年,IBM的PC部门亏损了1.39亿美元,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均有数十亿美元的亏损。

IBM的拳头产品ThinkPad笔记本电脑是电脑爱好者以及在全球跑来跑去的商业人士的最爱。他们看重的是ThinkPad结实耐用的品质以及优秀的售后服务。但IBM强大的研发能力并没有受到那些不愿支付高价的消费者的青睐。IBM的台式PC也主要是面向企业用户。

沃德希望把联想集团的成本管理与IBM的研发能力结合在一起,以便同戴尔的强大实力相抗衡。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将分布在全球。沃德和其他几十位高级管理人士及运营员工将在与IBM总部同处一条街的公司新总部上班。亚洲的管理人士将驻守在北京和香港。许多销售、营销以及研发人员将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列工作。ThinkPad的设计人员将继续待在日本。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沃德谈到了联想集团PC业务的发展前景,以及准备如何把远隔重洋、文化背景不同的两家公司整合在一起。以下是采访摘要:


《华尔街日报》:您如何看待这笔交易?应该说是美国公司寻求在中国发展呢,还是应该说是中国公司寻求在美国发展?

沃德:无庸置疑,双方都有意开拓对方的市场。首先,这是一笔收购交易,但我们实际上是按照合并交易来进行操作的。高级管理层队伍中的30位管理人士,来自联想集团和IBM的员工基本上是各占一半。你看,这张照片上不同肤色的男女站在一起显得多么有趣。可以看出女性的人数超过了白人男性。

这是因为联想集团希望发展成一家全球化企业。联想集团已经成为2006年都灵冬奥会以及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IT赞助商。成为全球化企业是他们的梦想。而IBM的PC业务希望加盟联想集团可以挖掘中国市场上广阔的机遇。联想集团则认为收购IBM的PC业务可以给它带来成为跨国企业的巨大潜力。

《华尔街日报》:这笔交易在美国备受批评,这与收购方是一家中国企业有很大的关系。

沃德:交易宣布时媒体喧嚣一时,但之后无一例外表示支持。现在,每当有人问起为何与联想集团合作这个问题时,我就会说,不妨看看为何这么多美国政府机构审议之后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华尔街日报》:也有人提出了经济利益方面的担心,国会的担心尤为明显。美国人是不是对中国越来越多参与高科技等领域的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例如就业机会流失感到担心?

沃德: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有必要作这样一个决定:到底是把本国市场向全球竞争者敞开,还是把它封闭起来。想必你会选择前者,就像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已经作的那样。我认为中国也将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

中国在某些领域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回头来说PC业务,这项业务有3条盈利途径:一、拥有核心技术,美国企业在这方面相当出色;二、产品,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不多。不过,戴尔和联想例外……三、把核心技术应用在产品之中。

也就是说,人们有必要了解如何使用PC。我们如何运用PC来开发更多的解决方案?如何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这会给当地就业带来难以想象的众多机会:包括服务业、科技业,以及软件行业。非但如此,我们还可以创造出一系列新的行业,技术为此创造了便利条件。

《华尔街日报》:联想集团会加大营销的力度么?

沃德:我们将加大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营销力度。过去1年来,IBM的PC业务在电视上重新打广告,解释不同产品之间的具体区别……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戴尔的营销在业界一直是遥遥领先。但如果消费者在关注售价之余还能关注PC的可操作性,那么情况就会显著改观。

《华尔街日报》:IBM的PC业务有不少创新产品。联想集团的台式电脑能带来什么创新产品呢?

沃德:举两个例子吧。第一种是一键式CD和DVD播放器,它们无需启动主机就可使用。如今几乎所有厂商都能提供这种设备,但早在几年前联想集团就做到这一点。另外一个非常棒的产品是针对那些只有一台PC的家庭的。孩子们或许喜欢玩游戏,但这时就有可能会超频,电脑就会疯狂运转起来,风扇发出嘈杂的噪音。联想集团的这种产品在前面板上有一个拨盘,拧动拨盘,就可以让中央处理器的运行速度降到正常水平以下,这样用户在夜深人静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时风扇和电脑就会安静下来,不会打扰别人的睡眠。这个设计并不复杂,但很人性化。联想知道客户有哪些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很多时候,联想只是在电脑上添加一两个特色功能,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把电脑的售价降到最低的程度。

《华尔街日报》:美国消费者是否会买联想的PC呢?

沃德:我们现在的初步想法是拥有两个产品系列,即Think产品系列和Lenovo产品系列,后一个系列主要是针对全球的消费者和小企业的。这只是我们的初步想法…… 在美国市场上,我们的产品绝不仅仅局限于ThinkPad和ThinkCentre……我们的产品在许多国家都会有市场,但我们对美国市场尚未作出最终决定。

《华尔街日报》:作为一名西方的管理人士,你对管理一家中国企业有何感想?

沃德:幸运的是,在IBM的26年里,我的所有职务都是负责全球业务……正因为受过挫折,所以我对每一种文化以及全球客户的商业风格都有所了解。此外,如果大家作为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合作的话,那么工作的开展就会容易得多,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差异都摆到了明面。

我们的做法是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推心置腹地交谈、彼此坦诚相待。我们知道在哪些地方应该做一些妥协,也知道在哪些地方必须做出明确的决定。

一旦出现了文化差异问题,如果大家相互尊重、开诚布公的话,很容易达成妥协。如果不是文化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讨论应该采用哪种产品,那就应该让事实说话。最大的挑战实际上也是最大的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我们的管理人士来自印度、中国、荷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全球各地。不要指望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华尔街日报》:您的普通话讲的怎样?

沃德:不怎么样,一点都不好。联想集团在收购之前就决定把英语作为员工沟通语言。在我看来,此举勇气可嘉。我的同事们学习英语的进步非常明显,比我学中文的表现强多了,说到这,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华尔街日报》:那您准备提高汉语水平么?

沃德:是的,我正在这样做。不过,实话实说,我在了解中国文化方面下的功夫更大。


中文网络版供稿并保留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