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虔谦: “说到信仰, 它是我人生一切探索的最后依归. 我以前常思哲学, 现在少了, 信仰将我的思想变的非常简单, 可又不是肤浅. 我常说的话就是: 信仰, 她就是生命.” 小思: 信仰的力量: 不是信什麽, 是能够信. 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人类相信自己的精神,生命, 是有故乡, 有本原, 或者有集体的 , 黑格尔的所谓 “绝对精神”; 离散的, 没有归队的个体精神一定是痛苦的, 迷失的, 孤独的. 个体精神归队集体的过程也同样是痛苦的, 也是美丽的. 个体精神归队集体三条途径 : 艺术、宗教和哲学, 哲学是广义上的, 更多的是理性和科学. “在黑格尔看来,人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人即精神、精神即人。精神哲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绝对理念”通过自己的最高产物——人回复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实现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过程。” “按照黑格尔的思辨推演方法,绝对精神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在这里,黑格尔着重研究了艺术、宗教和哲学三种意识形态。他认为,艺术、宗教和哲学均以“绝对理念”为对象。艺术以感性形象把握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 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 不是 ”人民的鸦片”. “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在这里 背离了他的老师 , 太革命化了, 物极必反. ------------------------ 底下引自虔谦小说第68章, 这一章算是整部小说中最感人了的. 要多久…才能认识你 (68) 世上最爱她的那个男人... ...... "山城, 就这样走了. 他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 红楚的奶奶收留了他. 红楚的奶奶象疼自己亲生孩子一样疼了他. 他生命的最后一念, 就是想回到那个疼爱自己的养母身旁. 那是他感觉最安全最温暖的地方. 红楚心里没有颜色, 没有声音, 没有语言…她心里是无边无际的瓢泼大雨. 山城咽气的刹那间, 她才明白过来, 世界上最爱她的那个男人走远了. 山城, 他不是那个被自己原谅了的男人, 不, 他是那个最爱自己的男人. 没有了, 世上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他...他也是那个.... 追思会那天, 早秋的细雨绵绵. 雨湿头发, 她没有任何感觉. 那是很简单的仪式. 爸爸不知为什么, 把记者全都挡在了门外. 除了纪家的人外, 还有山城的司机同伴. 他们都没有说什么话. 几年同伴, 只见山城总是风里孤车, 雨里独伞; 同是万里驶车人, 他们体验到了什么叫惨淡的人生. 叔叔的骨灰盒被护送着回了家, 就放在他原来居住的那间小房间里. 红楚跟了进去, 一整天, 都没有出来. 她那没有了眼泪的眼睛看着那个黑色的盒子. 盒子里是寂灭了的爱吗? 还是那爱自由的飞出来了? 他...他也是那个曾经强行占有过自己的男人,那个...自己拼了命想给他幸福和安宁的男人. 手环抱着那盒子, 扒在桌上, 她睡着了. ~ ~ ~ ~ ~ ~ ~ ~ ~ ~ ~ ~ ~ 她开始做梦. 梦里她回到了她的老家湖南. 她的家乡在洞庭湖边上. 那里是山峦, 岩洞, 奔泉和千年老树. 那里到处可以看到被流水冲刷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圆润石岩和林间潮湿的小径. 一条干涸的河床上, 叔叔拿来了一个风筝. 那是他做给红楚玩的; 叔叔看上去是十七年前的模样.. “喂, 楚楚, 来放风筝啊.” 他招呼她. 她从树桩上站了起来, 拍拍手, 从叔叔手里接过风筝, 绕过树桩, 沿着河床跑了起来. 那是一只彩蝶, 好漂亮的彩蝶. 看着她映着蓝天, 翩翩飞舞, 红楚笑着, 跟着轻轻的跑着, 跑着…. 线断了, 风筝直冲云端. “叔叔!” 红楚大声叫了起来. 四周静悄悄. “叔叔!” 红楚又大声叫了一下. 只见叔叔来了, 他开着卡车, 从那条干涸的河床上开了过来. 他看上去是十七年后的样子…. “楚楚快上车!” 他朝她挥手. 她欢快的跑了过去. 叔叔一手扶着方向盘, 一手抓住了她, 轻轻一提她就上了车. 车开着开着, 竟然飞了起来, 越过那片古老的潮湿的丛林, 越过山上的古亭和飞泉, 他们到了云端, 俯瞰地面, 能看到洞庭湖波光点点…他们追上了那风筝! 高空有些寒, 叔叔问她冷不冷. 她摇摇头, 却把叔叔递给她的衣服反批在他身上. 他们对视着, 笑着… 红楚笑醒了. ~ ~ ~ ~ ~ ~ ~ ~ ~ ~ 她看见了自己臂弯里的黑色的盒子… 第二天, 弟弟晓京来敲门了. “姐姐, 姐姐, 怎么不出来了? 爸妈唤你去了呢.” 他说着走了进来, 一见红楚, 他大惊失色: 红楚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夜之间白了一半....."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2&postID=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