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乡的母亲,吴越的格格

https://weibo.com/5308823364/5166221164811097

吴越前期的每一场戏都是堪称教科书的程度
她十七岁嫁给梁乡的父亲。
漫长的守寡,孤儿寡母,那些繁琐的礼节是她彰显自己血脉的唯一机会和证据。所以虽然导演没拍她的少女时代,从她的儿子切入,依旧可以看到这个女人身上的失意与落寞。
就像饭桌上梁乡说的,他们家有一套瓷器,只有贵客来访才会用,甚至端着茶碗也是有规矩的。这样的时局之下,谁在乎他们的礼节和血脉?
如果有人在乎,梁乡和母亲不会在偏僻之地十几年无人问津。只是梁乡的母亲,不甘于接受这样的命运,也只能煎熬在这样的人生中。
会见知府时候那个荒谬的错位礼节,让她好像难得真的出了一口气。
等了一辈子终于等来这么一个彰显身份的机会。
陪客成了主位,客人上桌还需要她点头。看起来是繁杂的贵族礼节,其实处处都是让人喘不过气的迂腐尊卑。
梁乡的母亲就是绝对的获利者吗?
或许也不是这样。剧中安排她得了哮喘,或许被压的喘不过气的,不仅是奴才,也是她们这种破落门户,除了尊贵一无所有的主子。既不能真正低头为自己和儿子谋一份出路,也没有办法真正帮儿子往上攀一攀。
去到了东洋,她想要摆一摆自己的规矩,却处处受限。茶叶没有,白肉没有,甚至该给她做奴才的人也没有,偏偏什么都没有的她,再没有犯过哮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