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第17、18集剧评:追风者因何而伟大?我们为何需要更多的《追风者》?】
第17集尽是细节,角色的一句话,历史的一大段。
苏区谈判员雷鸣到上海与德国人汉斯就钨砂贸易协商,跟徐老板、沈近真接头后,徐老板说此番行动万分凶险,建议等汉斯落单时商谈。
雷鸣赶忙接话:“这次钨砂的谈判,对苏区太重要了,事关几万红军的生计,所以就算是冒险,我也必须去,而且不能谈砸了。”
钨砂为什么对苏区很重要,又怎么与红军的生计有关,雷鸣为什么不能谈砸?
当时的苏区一因国军的封锁,物资输入困难,物价飞涨,二因赣南贫困落后没什么收入,经济捉襟见肘,而在蒋围剿的同时,苏区别说枪支弹药了,连食盐都极难搞到。
这让食盐成了奢侈的东西,一般只能让前线战士吃,再加苏区没钱,盐价飙升,也难以买到盐,因为缺盐,军民只好用香干、萝卜水、醋坛水、辣椒干代替食盐做饭。
可这样做远远不够,长期缺盐导致许多群众、战士、指战员身体浮肿,患上各种疾病,甚至丢了性命,严重影响战斗力,若再不解决,将危在旦夕,这就是雷鸣必须成功的原因,也从中可知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关乎生死存亡,千钧一发。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雷鸣与汉斯没有谈成,但汉斯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南天王陈济棠。
提到这个人就必须说清楚彼时国内的势力分布,分别为国、共、军阀,陈济棠就是粤军军阀,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陈济棠为了维持自己的势力与蒋对抗就得找赚钱的门道,而钨砂是国际上的硬通货,中国大部分的钨砂又都在红军的控制区,双方一拍即合。
1932年到1934年10月,苏区与陈济棠做钨砂生意,从中赚了620万银元,这笔钱成为了红军能够应对围剿,补充物资,绝地反击的救命稻草。
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从钨砂中获利的钱,也许就不会有长征到达陕甘苏区的胜利会师,以及以陕北为根据地的厚积薄发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有可能就此改写。
看了这些补充资料,再看《追风者》就能明白为什么每一位追风者都值得敬佩,我们需要更多的《追风者》让我们知晓英雄们的故事,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第17集是通过细节从大的方面说明追风者的伟大,第18集则是在个人方面塑造,并带出谍战大戏。
隐蔽战线的斗争波谲云诡,稍有疏忽,性命堪忧,李晟达被抢救过来,让上海交通站面临连根拔起的危险。
尤其是沈近真,李晟达知道她的身份,迫在眉睫之际,她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弃个人安危于不顾,为了革命大业甘愿冒险。
同时,也因李晟达这条线,地下组织与侦缉队,康爷跟沈图南的明争暗斗进入白热化,魏若来由于兄仇也被卷了进来,多线并行,好不过瘾。
在第19、20集的预告中,沈近真被抓,魏若来行动,她的身份暴露,他的立场转变。
矛盾、冲突、合作、反击,沈图南又在其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场大戏,一触即发,一天更两集确实不够看。
#春日荐片季##追风者央一定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