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军博馆

我去德累斯顿时,因时间充裕,又想省钱,就选择了坐长途大巴。法兰克福火车站旁边有长途车站,每天有2-3趟班车开往德累斯顿,网 上定票,单程19欧,七小时。如乘高铁, 优惠价单程就要69欧。

 

车上人不多,免费上网,途中休息了两次,七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德累斯顿的紫文阁,老歌剧院,圣母大教堂,都是经典观光点,我这次来主要看军事博物馆。在火车站下大巴 后,坐8路有轨电车。

 

到军博馆站,叫MHM ( Militär Historisches Museum), 下了电车, 穿过一片绿地,就能看到巨大的楔子型建筑。19世纪时,这里是萨克森军的武器库,以后普鲁士建成军史馆,纳粹时期是陆军博物馆,战后苏军缴获查封,将所有展品作为战利品运往苏联。70年代东德重建人民军博馆,统一后这里扩大成德国军博馆

 

老建筑中间的V字型楔子楼,是扩建时特意设计融入原建筑体,V字型指向内城,意寓1945年英空军毁灭性轰炸德累斯顿时,机群就是V字型编队飞向内城,将老城夷为平地。

 

军博馆工作人员

 

广场上陈列的武器。

 

进入大厅,墙上挂着德国历史上的将军油画

 

展物从14世纪开始,中世纪的骑士盔甲

 

18世纪的山炮

 

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的普鲁士统帅 Blücher 的头盔

 

铁血宰相俾斯麦

 

19世纪建造的潜水艇

 

展馆有4层楼,大厅连着大厅,全部看下来,走马观花也要一整天,我主要看了两次大战时期的展厅

 

一次大战时德军的装备

 

 

各种钢盔和军服

 

一次大战时克虏伯钢厂造的远程大炮模型,射程达130公里,曾向巴黎开炮800多发,俗称巴黎大炮

 

 

共造了两门,德国战败后,克虏伯将大炮及所有图纸炸毁灭迹,火药大炮为什么能射130公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一次大战时的妇女支前宣传画

 

 

一战后德军受凡尔赛条约限制,用木制坦克训练

 

一战后法军派遣黑人士兵进驻德国莱茵区,耻辱德国,这是希特勒的反黑人反犹宣传:"被犹太人和黑鬼控制的法国,又来沾污我们日耳曼民族"; "大卫星是我们的大敌"

 

 

希特勒的冲锋队制服

 

戈林的军大衣

 

军官制服

 

 

士兵军服

 

履带摩托车

 

机枪和电台

 

闪电战占领法国的两位将军,冯维茨莱本,古德里安,前者1944年因密谋刺杀希特勒被处绞刑,后者战后为重建西德国防军出任顾问

 

 

发给驻巴黎德军的旅游指南和红酒

 

空投给被围德军的给养桶,里面有弹药,口粮,衣服鞋子,汽油。

 

克虏伯钢厂造的列车巨炮,炮管长30多米,口径近1米

 

实战开炮时需要1千名士兵和技术人员操纵

 

 

总共造了两门

 

 

战败前一门被德军自己炸毁,另一门被苏军缴获拉回苏联,以后下落不明

 

 

陈列的是按仿造的炮弹和弹头

 

 

获得1941年金十字勋章的英雄母亲,送8个儿子参军,战争结束时,5个儿子阵亡,3个伤残。

 

由克罗地亚穆斯林组成的党卫军13山地师军帽

 

最后防守柏林时,平民骑自行车挂着反坦克筒组成民兵

 

战后东德的人民军军装

 

 

参加东德35周年庆典的中央卫队(捷尔仁斯基卫队)的袖标

 

西德国防军的军服,

 

初期的美式钢盔

 

 

以后西德使用M40钢盔,类似二战时德军钢盔

 

美军的救生符,上面有中文繁体简体和汉语拼音

 

 

华沙条约的军服

 

北约的军服

 

 

德国统一后,人民军解散,驻东德苏军撤离

 

 

当年苏军司令官邸成了中餐馆

 

 

走出军博馆后,去了圣母大教堂

 

圣母大教堂的沧桑,从左到右

19世纪刚建立时的照片

1945年被英美空军毁灭性炸平,居民们把倒下的马丁路德雕像重新扶起

1970年东德保留原址警示战争

1993年统一后开始重建

 

 

广场上保留的一堵当年炸毁后的断墙残基

 

 

历经二次大战,大教堂劫后重生,如今,母亲孩子,阳光灿烂,游人如织,一片祥和

 

 

所有跟帖: 

德國大炮厲害。 -Redfernbus- 给 Redfernbus 发送悄悄话 Redfernb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0/2016 postreply 21:00: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