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想到欧洲

本帖于 2024-03-12 20:10:51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tonebench 编辑

的中世纪。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03/11/125463159.html

这篇文章里说欧洲中世纪粪便堆积,堆在城里楼下不好,就改推到城墙下。结果成了小山。几米高的城墙都失去了作用,骑士可以直接骑马从小山上入城了。

不知道是一处如此还是多处如此,一城如此还城城如此。

这么多粪,说明什么呢?

纯主观推测:

一是和平富足。论证:排得多必定是吃得多,吃得多必定是人多。人多说明和平,吃得多说明富足。

二是生活幸福。论证:人又富又多又住城里,说明他们不从事农牧生产。

三是畜牧业发达。论证:那么从事农业的应该是住在城外。种植植物需要肥料,眼见着粪土堆成山也不取用,或者取用也不多。这说明当时欧洲对人粪肥的需求少。种田知道肥料价值,如果不取城边肥,说明要么其他肥料(没有化肥,只能是动物粪肥)足够多;要么是根本不太需要肥料。

当然,也有可能是当时欧洲人讲卫生,不喜欢用人粪肥。但从泼粪的习惯上看,这一点应该不成立。

四是可以说明欧洲人贫富差距小。论证:就是城墙高度。最初四米左右就够了,这说明互相攻杀时攻城技术不太发达。而攻城技术不发达,说明不太需要(否则,造个云梯不是分分钟的事),而不太需要,说明入城跟不入城差别不太大。

总之,是一个温暖幸福宜居充满人味的地区和时代。

 

 

 

所有跟帖: 

介是开启新话题?但是推理没毛病:) -snowandlotus- 给 snowandlotus 发送悄悄话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17:15:52

是的。有次驴兄说欧洲人不吃动物内脏,跟俺的推论一致:)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20:11:47

这个你可能记错了,我记得是修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JSL2023- 给 JSL20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20:23:10

驴兄说的是他读过的书里写的情节。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188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20:45:55

阿拉伯人的书里描写西欧--野蛮人的地方,提不起一点点兴趣。现在的说法摩尔人成了野蛮的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17:34:29

所以俺说中世纪其实是光明的一一蛮族文明化的过程。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17:42:16

这一点不奇怪啊,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纽约郊区还没通上电,也没有自来水,诺大的庄园也没有厕所,贵妇人如厕也是在卧室里,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427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19:35:02

哎呀,那欧美进步得太快了。据说八国联军进北京就开始嫌弃北京人不上厕所了。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75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20:15:11

正思比反思容易:) -JSL2023- 给 JSL20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20:25:50

当然。反思不容易,正思则忍不住。正思坛友已经开始舍身护主勒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235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20:49:29

实在忍不住。不懂你哪来这么高的兴致渲染这么一个生理机理。请读一下下面这张图,谈谈感想?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221 bytes) () 03/12/2024 postreply 21:45:08

渲染这个词反映了你的情绪。俺并不认为中世纪欧洲异常野蛮落后。令人欷歔的是花式吹捧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68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05:34:12

鄙人工作紧张,没工夫陪你打情骂俏。就公共卫生话题,有人拿黑死病的传播方向,SARS和COVID说事,你此贴太轻佻,不吐不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15 bytes) () 03/14/2024 postreply 06:00:55

“我整不明白的是,借这个人家引以为傲的史实,以对方过去是多么寒碜来虚荣自己,是一种什么心理构建”---情绪化,是你的问题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03/14/2024 postreply 07:46:05

你似乎分不清一事一议的理性判断和“一美遮百丑”的情感判断。但俺欢迎你展示:)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24 postreply 07:50:31

“渲染”“打情骂俏”“心理构建”“引以为傲”“虚荣”“寒碜”之类的词充分反映出你的判断机制。非常有代表性。谢谢展示:)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24 postreply 07:56:25

花式吹捧表达忠诚也可以理解,转过身来对中国进行专一黑踩就不太逻辑跟西方文明背道而驰了。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215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06:13:52

古代都差不多,西安历史上移来移去的原因就是住时间一长也下水成盐水了 -aluminiums- 给 aluminium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01:09:00

更早的罗马就建了渡槽来解决生活用水问题,有了公共浴室和喷泉。今天去罗马那些遗址还在。至今好像还没人敢挑战那些大量的实证,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60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05:45:09

为什么要“挑战”,又为什么不能“挑战”?实事求是不设定偶像或者权威,所以跟“挑战”无关。用“挑战”说明有权威意识,是政治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03/13/2024 postreply 07:26: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