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册

删

典
则可知,甲骨是保留下来的载体,当时应该主要用于占卜。
日常记录应该是绳连木片或者竹片,但是鲜有留存。

册

删

典
则可知,甲骨是保留下来的载体,当时应该主要用于占卜。
日常记录应该是绳连木片或者竹片,但是鲜有留存。
•
回山人兄贴:)
-stonebench-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15:07:20
•
这些个典字看上去,按象形文字,是实实足足的鼎啊~
-金笔-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15:45:11
•
那你应该去楼下shubin兄的链接里看看实实足足的鼎是啥样的
-stonebench-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17:44:49
•
对甲骨文的研究我是没有背景知识,不知道认定一个字是什么的背后逻辑,还有是否有peer review
-越吃越蒙山人-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16:27:38
•
这是一个专门的学问,新成果要peer review, 有些字则几乎确定无疑。
-stonebench-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17:36:02
•
听说最早的时候就听郭沫若的。凭这个老郭当科学院院长就不能算外行了:)
-JSL2023-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17:47:02
•
楼主说的不错,甲骨文是当时占卜者的文字,金文是上层贵族的文字形式之一。例如商代的戍嗣子鼎,链接在内
-Shubin-
♂
(12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17:09:25
•
这个字可以算大胆假设、实锤求证了,符合科学:)
-snowandlotus-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20:29:44
•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可知彼时竹木为书在周代早成定制。更妙的是这个编字
-stonebench-
♂
(14731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20:41:41
•
同意:)
-snowandlotus-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20:49:05
•
还有一种,就是古陶文,出现的比甲骨文还早一些。例如迄今古陶文里没发现“册”字,但有“书”字,链接在内
-Shubin-
♂
(148 bytes)
()
03/09/2024 postreply
06:49:52
•
说不定更早还有泥板。陶文没有册字更可能的是没有发现留存。相比于塑泥刻字烧制,竹木还是应该更简单。
-stonebench-
♂
(0 bytes)
()
03/09/2024 postreply
07:13:24
•
一般书写文字不大可能用甲骨做载体,即使古代时甲鱼多,也远不如竹片,木片便宜还方便。
-为人父-
♂
(0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21:16:30
•
是的。山人兄贴中提到有人觉得甲古文是“突然出现”,俺觉得这些"有人"大概没看过几个甲骨文字。
-stonebench-
♂
(217 bytes)
()
03/08/2024 postreply
21:19:54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