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好日子, “似是故人来”. 猛揉眼睛, 真的是山人么? 此文最后一段总结颇有道理. 我曾浅析过中西医思维的迥异,

来源: 铃兰听风 2024-02-25 12:03: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83 bytes)
回答: 中国人擅长的思维越吃越蒙山人2024-02-25 08:48:05

要点如下: 

现代医学 (西医) 以自然科学, 诸如人体解剖学, 组织学, 胚胎学, 生理学, 病理学, 微生物学等等为依归, 倡导循证医学 Evidence – Based Medicine EBM, 以大样本, 多中心, 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作为评价治疗措施是否有效, 安全, 可靠的依据. 当今对人体细胞组织结构的微观认识, 已然进展到分子和基因水平. 

中医学的根基并不是建立于人体解剖生理等客观学科, 更多的是借助古代的哲学, 例如阴阳五行学说, 易经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 金木水火土相杂相和相生相克的规律 …… 将人的病理现象, 人与人, 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问题与医学相融合, 通过取象比类, 推演络绎, 进而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且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一旦抽离, 有成为玄学之虞.

中西思维最大的分野在于认识论. 

东方思维趋向于从外部的现象推测内部的本质 (黑箱方式), “有诸内必形诸外”, 由表及里, 从象识脏的 “司外揣内”. 誓如脉诊就是一种感觉, 缺乏客观的检验, 当主观的经验判断符合患者的客观病情时, 诊断正确, 药到病除. 中医学是典型东方思维模式的产物. 

西医认识疾病, 虽然也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但其核心理论与哲学关系不大, 主要还是釆纳纯生物学观点 (解剖麻雀), 依靠科学实验, 从点到面, 从个体到群体, 寻找针对病因的抗衡性治疗手段, 一举歼灭, 恰恰体现了西方的思维模式, 显得客观, 具像, 可量化, 易理解, 说服力强. 例如, 弗莱明爵士 Sir Alexander Fleming 于 1928 年发现青霉素, 其后各类抗菌素的不断开创, 基本上解决细菌感染性疾病. 

所有跟帖: 

好久不见。对生物医学我是门外汉,真羡慕学医的:) -越吃越蒙山人- 给 越吃越蒙山人 发送悄悄话 越吃越蒙山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4 postreply 16:36: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