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不完全正确。
今人写诗,平仄可以不太苛求。因为古人用平仄,是为了使律诗便于咏唱,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今人很少用古人的唱法诵诗了,而且现代普通话的音调也与古人不同。所以在平仄上可以不苛求。只要读起来,有诗感不拗口即可。
毛原诗就没守格律。出韵和合掌更是律诗大忌。
“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不完全正确。
今人写诗,平仄可以不太苛求。因为古人用平仄,是为了使律诗便于咏唱,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今人很少用古人的唱法诵诗了,而且现代普通话的音调也与古人不同。所以在平仄上可以不苛求。只要读起来,有诗感不拗口即可。
毛原诗就没守格律。出韵和合掌更是律诗大忌。
•
你说的那个是拗救句式。老毛作品大部分还是合平仄的,特别是入声字。不论平仄,那几句也比您改的强很多。。
-作业本-
♂
(0 bytes)
()
12/18/2023 postreply
16:05:20
•
老毛诗词格律谬误甚多,具体芦笛已有分析。芦笛 的《毛泽东诗词格律谬误观止》
-思芦-
♂
(415 bytes)
()
12/18/2023 postreply
20:09:37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