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部揭露美国金融危机骗局的纪录片--《Inside Job》

来源: 为人父 2023-08-11 09:46: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7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为人父 ] 在 2023-08-11 10:47: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这部电影是2010年拍的,名字为《Inside Job》。该片回述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来龙去脉,其中揭露了大量的金融危机内情。电影信息量超大,揭秘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内部工作,坐实了08年金融危机是妥妥的人祸。

影片从冰岛的财政破产,追溯到里根时期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而冰岛只是里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第一个受害者而已。尽管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于宣告了自里根开始的宽松金融政策的破产,可遗憾的是,美国并没从2008年金融危机种吸取教训,或者是明知故犯,让人们不得不怀疑,美国的经济政策已经被华尔街绑架了。

美国华尔街的贪婪无度,政商两界的相互勾结,将贪婪和无耻发挥到极致,才导致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危机已经显露,金融衍生品的问题已经暴露,可当时的监管机构和联储局局长格林斯潘都对其视而不见,依然反对限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信用评级机构更是可笑,冰岛财政破产前几天,信用评级机构都没把冰岛财政信用降级。这些信用评价机构自己的信用就很差。

早在1998年克林顿时期,期货交易委员会就发现了金融衍生品的问题。时任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的主任布鲁克斯来.博恩(Brooksley. Born),与同僚们起草了一份旨在限制和监督金融衍生品的法规,可这个法规却遭到格林斯潘为首的一众金融大鳄的反对,当时的财政部长鲁宾(Rubin)也是反对派中的重要角色。当博恩起草监管金融衍生品法规的消息传出后,财政部长鲁宾的办公室就一下涌来13个银行家,博恩听说后脸色煞白,知道自己的努力要白费了。

阻止了博恩的监管法案后,华尔街得寸进尺。1999年,由参议员格拉姆(Phil Gramm)牵头起草了臭名昭著的《格兰姆-里奇-比利利法案》。此法案后来被美国舆认为是造成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而Gramma也被认为是仅次于格林斯潘的次贷危机主要责任人。

可格拉姆却没受到任何追究,在其卸任后被UBS银行聘为投资银行业务部的副总裁,享受着金融高管的优厚待遇。而他的太太温蒂早在1993年就出任安然公司的董事。这大概就是华尔街的潜规则,对那些为华尔街做出贡献的议员政客的回报方式吧。

2004年保尔森刚一升任高盛CEO,就成为华尔街工资最高的高管。他上台伊始,就开始游说国会放松金融监管,扩大融资杠杆,让投资银行放开手豪赌。小布什后期委任他为财政部长,奥巴马上台后也是他任职财政部长。可以说,美国政府对08年金融危机的处理,很大程度受保尔森的影响。用财政资金救助惹祸的金融机构大概率也出自他的建议。这个保尔森对高盛真是照顾有加,逼着AIG将政府的救济款率先支付给高盛。不知道他是美国的财政部长,还是高盛的财政部长。

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长鲁宾(Rubin)卸任后去了花旗银行,安然出事前,鲁宾曾利用自己在财政部的关系,询问是否可以让评级机构不降低对花旗债务人安然公司的信用评级,此事曾惹起很大争议。

博恩的努力付诸东流后,《格兰姆-里奇-比利利法案》被克林顿签署生效。从此,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就像被放出魔瓶的魔鬼,开始肆无忌惮的疯狂敛财。华尔街的高管及其员工们再此期间都大发其财,尽管他们人人都知道这是一种骗局。

这些华尔街精英发财之后都干了什么事呢? 影片有几个镜头是采访华尔街著名妓女的,据这个高档妓女透露,她们的客户有一万多人,大约一半来自华尔街各金融机构。每年华尔街精英买春的钱据估计达数十亿刀,因为很多金融中介公司都把其收入的5%用于娱乐,这还不算个人消费的吸毒费用。据影片透露,买春者涉及到华尔街高层。最可气的是,这些有权有钱的高端买春者,把买春的钱都冒充管理费报销了,比如开发票时会用电脑修理费,交易研究费等五花八门的名目。不清楚,最后这些违法者是否受到了处罚。看到这一幕就觉得华尔街的狼一直没有离开。与电影《华尔街的狼》描写的一样,吸毒,买春,花天酒地就是这些华尔街精英的日常生活。

评级机构也是华尔街利益集团的内部人,做他们该做的内部工作。非常讽刺的是,在雷曼兄弟,AIG和拜尔斯坦等一众华尔街金融机构垮台前,他们的评级一直都是A,AA,甚至AAA。

毫不遮掩地,华尔街以其为中心,已经构建了一个政界,媒体评级机构,以及学界利益勾连的共谋集团。

让人出离愤怒的是,华尔街赚的盆满砵满,却让全体美国纳税人承担了代价。纳税人的钱被用来给这些贪婪的金融机构纾困,而危机的制造者们不仅荷包没受损,竟然还用政府的纾困金给自己发奖金。世界上哪都有贪婪的人和无耻的人,这不足为奇,可让无耻的人成为商场的成功者,这种游戏规则就需要批判和修改。这难道不是打着市场旗帜的合法腐败?

伯克南更是搞笑,研究了半天1929年的金融危机,竟然研究出一个量化宽松,给制造危机的金融机构续命的政策,还被美国经济界吹上了天。量化宽松,印钞举债的政策不过是在让全体人民为华尔街买单而已。

电影就介绍到这里,留下大部分内容给大家自己去看。最后引用两个观众的留言作为此文的结束语。

“应该再拍个续集,因为这种情况依然在金融界存在。。。。。。当初制造2008年危机的这些人,90%依然还在决定着今天的金融政策。”

 

所有跟帖: 

没看电影就已经觉得是很inside了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23 postreply 10:28:20

每次都是发完才发现很对文字错误,不得不反复修改,大量内部工作。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08/11/2023 postreply 11:13:24

嘻嘻,很多,都一样~~~ :)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23 postreply 11:34:01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评论银行: 美国银行是现存最致命的敌对集团之一,违反了我们宪法的原则和形式 -紅塵- 给 紅塵 发送悄悄话 (168 bytes) () 08/11/2023 postreply 11:38:09

从那时到现在,两百多年过去了,华尔街坐大了,可杰佛逊得声音呢?是不是越来越小了?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23 postreply 11:51:15

华尔帝国, 天下无敌 -紅塵- 给 紅塵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23 postreply 11:58:10

看过那电影,好像叫the big shot? 里面有格林斯潘。 -AP33912- 给 AP33912 发送悄悄话 AP339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23 postreply 20:31:00

电影inside job。关于08年金融危机的电影不少,我知道还有一部电影叫雷曼兄弟。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2/2023 postreply 08:53: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