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兄,你若再读《孟子》时,可以看看我是否说的对:

1. 西方人讲人总会犯错,隐含着人会知错和改错。孟子讲的良知,即知错的能力;良能,即改错的能力,隐含着人会犯错。体的flesh是弱的,但用的精神可以是强的。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就是良知良能互用而慢慢得来的,不管得到多少,方法总是一个。三观正确的人,言之凿凿,永远正确,不是没有知,而是良知被削弱,以至于无,就开始胡说八道也不能自知了。

2.孔子的仁是两。孟子的义是三,一个人面临两种选择的主题反复出现,而且往往是理性和良心二择一。良知良能,就从中显现出来。

3.2010年前后,不记得确切哪一年,《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关于free won't的文章。孟子讲,“有所不为,而后有为”。“不为”即free won't和Frankl的自由的attitude,然后有free will。西方人重新发明,已经走在现代国人的前面了,而愚人们还在反孔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