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喜欢夸夸其谈,实则没啥卵用。
胡适被誉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他一方面著书立说大谈自由主义,一面又说“少谈主义,多研究问题”,胡博士研究的问题就是“自由”。
他高呼:“争个人的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转脸,他又说: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看来,博士并不明白,什么才是自由,更不知道个人要争什么自由。
或许,胡博士少一些夸夸其谈,多多看一眼枕边的江东秀,大概会知道,自己家里就有一个需要自由的小脚女人。
胡适著作等身,似乎从来没有为放足呐喊过半句。只不知他是不是也向辜鸿铭那样,只有在把玩小脚的时候才有写作的灵感。
大概胡博士也是想为小脚“鸣”一下的,但是他的“容忍”比糟糠的自由还重要,于是乎呢,他忍了,逃了,避了,把江东秀仍在一边,自己去窑子里“逍遥”了,59天里,博士逛了10回窑子!
胡博士大概不会对窑姐们谈“去争个人自由”吧?
今日网上的博士们,夸夸其谈自由的这个层面那个层面,对铁链拴住的弱女子,对“动态清零”牢笼中的失去自由的同胞没有一字半言,颇有胡某风范也。
当然啦,他们与那个他们热爱的国度隔着一个太平洋,管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