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音

本帖于 2023-04-23 08:10:0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朱之谓 编辑
      日前,偕妻赴音乐会,其实,是当车夫。我不谙音律,非但不知音,反而疑音——对音乐存有疑惑。音乐会分两个半场,上场演奏的是莫扎特1783年的4首D小调(Allegro moderato,Andante,Menuetto:Allegretto,Allegretto ma non troppo);下场则是舒曼1842年的5首F大调(Allegro vivace,Andante,quasi Variazioni,Scherzo:Presto,Allegro molto vivace)。
      乐起,不知所奏。为免沉入酣睡,闹笑话,我开始想一个问题, 一个或许关乎到中西文化之异同的疑惑。为什么中国的古琴曲,几乎都遗失了?自宋以降,词曲的乐谱,也多已散佚。而在同一时期的西方,古典音乐都得以完好的保存,比如莫扎特,舒曼等等。
      舞台上的音乐似乎很美。但我的思路,被上述疑惑带到远古的东方时空。神游中,我见到伯牙摔琴悼子期,稽康临刑奏广陵。我不能肯定,所见仅是个例,或带有普遍性;也难以推断,能否从中窥得一丝线索,以释心头之惑。
      词,本是供咏唱的长短句,文曲一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文存曲佚?值得欣慰的是,仍有许多词牌,及其音韵格调,传承至今。自南朝以来,经过隋唐的演绎,两宋的兴盛,咏人世之悲欢离合,叹日月之阴晴圆缺,上下两阕长短句,成为中华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雷鸣般的掌声,把我拉回现实。音乐会结束了,我也打好了一首七言绝句的腹稿。
 
高山流水凝空谷
荡气回肠绝广陵
两阕阴晴歌未歇
七弦咏叹曲无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俺猜测有些绝传了很可惜,有些也不过是夸张。人在理在,好作品就会不断出现。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3/2023 postreply 08:14:48

永乐大典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3/2023 postreply 08:19:43

多谢石兄和美师释疑!愚意以为,在传统观念中,社会阶层的巨大差异(士大夫vs.琴师歌女),或许是导致文存曲逸的原因之一。 -朱之谓- 给 朱之谓 发送悄悄话 朱之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3/2023 postreply 15:56:27

兄台客气。俺只是借其他方面的观察来推测中国音乐。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212 bytes) () 04/23/2023 postreply 17:52:23

看看这篇文章可能有帮助 -SSL1234- 给 SSL1234 发送悄悄话 SSL1234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4/23/2023 postreply 16:30:02

主要是记谱方法上的差别 -MusingLeaf- 给 MusingLeaf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3/2023 postreply 21:21:39

主要是战争。每次朝代更换带来的烧杀劫掠是毁灭性的。特别是野蛮民族的入侵对汉文化的摧残,保留可能是选择性的。 -applebee3- 给 applebee3 发送悄悄话 applebee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3/2023 postreply 22:19:37

也并非完全失传。近年对古谱,特别是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577 bytes) () 04/24/2023 postreply 10:41:26

多谢楼上各位指教!东坡和朝云的故事,也许从某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宋词只有词牌传承了下来,而绝大多数曲谱却失传了。 -朱之谓- 给 朱之谓 发送悄悄话 朱之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4/2023 postreply 17:17:58

诗经最早也是可唱的,都失传了。 -snowandlotus- 给 snowandlotus 发送悄悄话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5/2023 postreply 17:42: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