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讲逻辑的民族,摆脱不了求自慰最小公约数的思维惯性和伴随的愚昧。“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的歌声刚落,又唱“他是人民大救星”,还全然不知羞耻,不觉肉麻。一遇未知的挑战,就迷信神明,一切因果都是天人感应,不懂装懂。卖弄修辞(别出心裁的比附,小聪明的对仗、朗朗上口的音律等等)技巧,自欺欺人。唯一的标准是自我的心理舒适度,不会、不愿、或不敢论证是非。
这坛子里一些网友对逻辑很是不屑, 而对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却情有独钟。后者的数学表述是: 如果A, 那么?A 。这当然不被后者所认可, 因为它不符合人类思辩的机理。要是依了辩证法,就没有编写渗透到我们生活所有角落的软件的计算机语言,任何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科学研究就无从谈起,就没有现代文明。 一些网友,天天享受着现代文明,却对以上的基本事实,缺乏起码的诚实。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科学落后的部分原因是汉人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逻辑思维离不开严谨的语言。语言的混沌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思辩的混沌。汉语直到20世纪初还没有标点符号, 缺乏时态语态 、主格宾格不分, 多义字众多,造成歧义环生。比如,1句古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引起此坛面红耳赤的论战。该句既可以解读为一个伟大教育家的社会良知,又可以为一个奴隶主的愚民心计。
直到21世纪的今天,现代汉语里,“ 中国乒乓球队谁也打不赢”, “ 中国?球队谁也打不赢”, 两句话语法句式一模一样,语义却截然相反。这是哪门子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