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探俪(三)宋词故事十一、辛弃疾和《破阵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他和苏轼并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合称“苏辛”,又和李清照(易安)都是济南人,文学史上把他们叫做“历城二安”。虽然在历史上他被定格为一个著名词人,但在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有将帅之才,连宰相王淮也是这样说的。事实上,他确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物,他的代表作之一《破阵子》意气飞扬,就是对自己年轻时军旅生活的回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八百里分麾下炙”中“八百里”是牛的代称。《世说新语》“汰侈”篇载:王恺有一头爱牛,名“八百里交”,后人即用“八百里”指牛。“麾下”指部下。“五十弦翻塞外声”中“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即演奏,“塞外声”是指以边塞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战歌。这两句意思是:部下的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历史上的卢马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刘备避樊城之难,遇三丈宽的檀溪,对所乘马的卢说:“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马理解刘备的话意,一跃跃过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夏秋间,金主完颜亮大举入侵,北方各族人民乘机纷纷聚众起义抗金。济南一带以耿京领导的农民义军,声势最为浩大,22岁的辛弃疾也在济南南部山区聚众2000人,加入耿京的义军。此时的辛弃疾虽然很年轻,却已以文名享誉中国的北方,和他的同学党怀英(后来成为金朝的高官)并称“辛党”。历来传统文人看不大起农民,辛弃疾这样做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农民义军也不大信任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耿京目光比较远大,力排众议,任命辛弃疾为义军的掌书记。按现代的职务,掌书记就是全军的秘书长,主管印信文稿,机要事务,可见耿京对他的信任和倚重。

    在耿京的义军中,辛弃疾已经显露出他的军事才能,根据《菱湖辛氏族谱》所引用的宋元时期《铅山志》的记载,辛弃疾在北方有过“斩寇取城”的行为,特别是他追杀叛徒义端,使得全军上下再也不把他看作是一个文弱书生。这个义端是一个和尚,平时除了念经,还很喜欢谈兵论战,辛弃疾因此跟他有过一些交往。义端和尚见各地纷纷起义,抗金形势一片大好,于是他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辛弃疾和义端本是相识的朋友,在自己加入耿京的义军后,就劝说义端也投奔耿京。不料,这义端和尚是个投机分子,在义军里混了一段时间,大约日子过得不是很滋润,觉得这份职业没前途,就偷偷地开了小差,还顺手牵羊把辛弃疾保管的公章——义军的大印给偷走了。这下子问题可大了,象征着统帅权威的东西给丢了,那还了得!耿京火冒三丈,,指着辛弃疾鼻子就骂:“你个秀才,交的啥朋友啊?居然敢偷走俺的大印!这个人是你介绍进来的,俺饶你不得,只能军法处置了!” 辛弃疾非常郁闷,心想:义端啊义端,你这样无耻,那就不要怪我无情了!于是就向耿京说:“主帅,请给我三天时间,逮不住这家伙,再砍我的脑袋也不迟!” 耿京毕竟信任辛弃疾,不怕他也会“畏罪潜逃”。辛弃疾想,这家伙肯定是贪图赏钱,把大印送到金营里去了。于是他就单人独剑,纵马往金军驻地方向飞奔,果然在路上截住了义端。义端一见辛弃疾,便吓得滚下马来,他说:“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宋史•辛弃疾传》)“青兕”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青色犀牛,体型很大,重量在千斤以上。辛弃疾夺回大印,抓起义端押回大营,叛徒自然没有好下场。

    从此耿京和他的义军更加信任辛弃疾,愿意听从他的策划。起义军在耿京和辛弃疾的领导下,常常打胜仗,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久有了二十几万人。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与南宋朝廷正规军配合,共同抗击金兵。绍兴三十二正月,耿京遣诸军都督提领(参谋长)贾瑞、掌书记辛弃疾等人奉表南下,经楚州到达建康(今南京市),朝见宋高宗赵构,寻求南宋朝廷的支持。宋高宗嘉其忠义,授耿京为天平节度使、知东平府,下属也各授官职,辛弃疾被授从八品的承务郎。谁知道起义军里面出了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乘辛弃疾等人不在,闰二月暗杀了耿京,带义军投向金兵。义军将士都不愿意投降,但群龙无首,一支颇具规模的义军就一哄而散。此时,辛弃疾他们正在从南方回来的途中,叛徒张安国已经逃到金国的兵营里寻求保护。辛弃疾心里又悲痛又愤怒。他对同伴们说:“漫说金营里驻扎了五万金兵,就是五十万,我们也要闯进金营活捉张安国,为耿京报仇!”当天晚上,辛弃疾挑选了五十名勇士,个个骑了快马,带着刀剑,向金营直奔而去。金营里灯火辉煌,张安国正在跟两个金将喝酒猜拳。他们看见辛弃疾和勇士们拿着刀剑冲进来,吓得魂都没了。张安国赶紧钻到桌子底下,两个金将急忙举起椅子来抵挡。勇士们一拥而上,把两个金将连人带椅子砍翻了。辛弃疾一个箭步上前,把张安国从桌子底下揪了出来。大伙儿一拥而上,把张安国绑得结结实实,拉出了营帐。营帐外面站了好些金兵,看辛弃疾他们威风凛凛,谁也不敢上前。辛弃疾把叛徒绑在马后头,不慌不忙地跨上了马,喝道:“谁敢上来,就要他的狗命!告诉你们,我们的十万大军就要开到。想活命的就早点投降!”说完就带着勇士们冲了出去。等金国将领派兵来追的时候,他们早就跑得没影儿了。随后,长驱渡淮,押解张安国至建康斩首。辛弃疾因此名重一时,南宋最高统治者也大为惊异,委任江阴签判。

    但南归之后,辛弃疾的生活道路并不平坦。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 、《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不得尽其才。“一腔忠愤,无处发泄”,不得不“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借词为陶写之具。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一世之豪”,被迫过着“宜醉宜游宜睡” 和 “管竹管山管水”的闲散生活(《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成为一代词宗。

    这首《破阵子》有一个题解: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说出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故事。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人。是个“百折不回,饶有铜肝铁胆”的主战派人物。他为人豪迈,一生交遊广阔。陈亮了解辛弃疾,也为他的不被重用而惋惜。绍熙四年(1193)陈亮中状元,授建康军节度厅判官公事。次年未至官,秋前即卒 ,辛弃疾有《祭陈同甫文》。辛弃疾和陈亮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定交,结交过程十分有趣。据赵溍的《养疴漫笔》说:“陈同甫始闻辛稼轩名,访之,过小桥,三跃而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推推仆地,徒步而进。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定交。”

    辛弃疾落职闲居在上饶期间,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特地去拜访辛弃疾,并逗留了十天时间,两人纵谈世事,开怀畅饮,达到空前的默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十一天,陈亮飘然东归。陈亮走后的第二天,辛弃疾难过得不得了,驾车抄近路想把陈亮追回来。陈亮回去走的是从紫溪经永平、江村到茶亭的官道,辛弃疾久居铅山,熟悉地形,他以为抄一条乡间小道,比官道近三分之一的路程,可以追上陈亮。不想,这一天又降大雪,辛弃疾追至芦溪河渡口的鸬鹚林,天色已晚,雪深泥滑,车马无法前行,他只能就近在方村独饮(今铅山县青溪镇方村,与青溪镇隔芦席河相望),饮后又往回走,赶到泉湖村时,又过不了铅山河,只好投宿在泉湖村吴氏回望楼,夜晚闻有邻人吹笛,悲不堪闻,在长笛悲歌的大雪夜晚,辛弃疾写下了一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寄给陈亮。仿佛心有灵犀,是夜,旅途中的陈亮竟也无眠,做书向辛弃疾索词。回到家中,真收到了辛弃疾寄来的《贺新郎》 ,陈亮便将当夜在旅途中的书信和自己依辛弃疾词原韵所做的和词(老去凭谁说)一同寄给辛弃疾,辛弃疾收到此词后,又用前韵再复一首《贺新郎》(老大那堪说)。此后,二人不断有书信往来,一年后,陈亮用原韵再赋《贺新郎》(话杀浑闲说)寄给辛弃疾,回忆去年的相聚,辛弃疾接下来的回词就是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