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一下:俺没有预测能力
可以想象一下:中国式思维与农耕文明结合得非常好,根子在于中国式思维敬天为大。个体及个体利益不能超过天,取代天。
在现实中这种思想当然不能贯彻,每个个体都贪婪,都虚伪。但这种思想也不是没有作用,尤其是在群体性格塑造方面,中国人对不平等秩序的忍耐力和挑战欲都非常强。这两个特性完全相反,怎么能同时存在?
忍耐力来自个体,而挑战欲则来自群体。
有没有天理,有没有王法,差不多是每个中国人判断是非的标准。一个人觉得不平可以忍,如果大部分觉得不平,就不忍了。
比如,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角度,很多中国人对美国很有好感。但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又让很多中国人觉得不平。
封建时期受生产方式与物质资料限制,“不均”很容易超出容忍范围。
在古代,如果中国人群体觉得不平,那就是天翻地覆的事。从大王朝建立初期的政策看,绝大多数的“公平”倾向还是非常明显的。
至于今天国内的精英会做什么,中国在美国主导的秩序中怎样寻求公平,俺还真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