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选)

来源: 快乐-阳光 2022-04-17 12:19: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889 bytes)

 

我们现在应持的态度

  我们推测的世界未来文化既如上说,那么我们中国人现在应持的态度是怎样才对呢?对 于这三态度何取何舍呢?我可以说:

  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

  第二,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

  第三,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

  第三条是我这些年来研究这个问题之最后结论,几经审慎而后决定,并非偶然的感想;必须把我以上一章通通看过记清,然后听我以下的说明,才得明白。或请大家试取前所录李超女士追悼会演说词,和民国八年出版的《唯识述义》序文里一段,与现在这三条参照对看,也可寻出我用意之深密而且决之于心者已久。《唯识述义》序文一段录后:

  印度民族所以到印度民族那个地步的是印度化的结果,你曾留意吗?如上海刘仁航先生 同好多的佛学家,都说佛化大兴可以救济现在的人心,可以使中国太平不乱。我敢告诉大家,假使佛化大兴,中国之乱便无已;且慢胡讲者,且细细商量商量看!

 ……

至于自己眼前身受的国内军阀之蹂躏,生命财产无半点保障,遑论什么自由;生计更穷得要死,试去一看下层社会简直地狱不如;而水旱频仍,天灾一来,全没对付,甘受其虐;这是顶惨切的三端,其余种种太多不须细数。然试就所有这些病痛而推原其故,何莫非的的明明自己文化所贻害;只缘一步走错,弄到这般田地!还有一般无识的人硬要抵赖不认,说不是自己文化不好,只被后人弄糟了,而叹惜致恨于古圣人的道理未得畅行其道。其实一民族之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文化使然:西洋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印度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中国人之有今日全由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莫从抵赖;也正为古圣人的道理行得几分,所以才致这样,倒不必恨惜。但我们绝不后悔绝无怨尤;以往的事不用回顾;我们只爽爽快快打主意现在怎样再往下走就是了。

  我们致误之由和所受痛苦略如上说,现在应持何态度差不多已可推见;然还须把眼前我们之所需要和四外情势说一说。我们需要的很多,用不着一样一样去数,但怎样能让个人权利稳固社会秩序安宁,是比无论什么都急需的。这不但比无论什么都可宝贵,并且一切我们所需的,假使能得到时,一定要从此而后可得。我们非如此不能巩固国基,在国际上成一个国家;我们非如此不能让社会上一切事业得以顺着进行。若此,那么将从如何态度使我们可以看到,不即可想了吗?再看外面情势,西洋人也从他的文化而受莫大之痛苦,若近若远,将有影响于世界的大变革而开辟了第二路文化。从前我们有亡国灭种的忧虑,此刻似乎情势不是那样,而旧时富强的思想也可不作。那么,如何要鉴于西洋化弊害而知所戒,并预备促进世界第二路文化之实现,就是我们决定应持态度所宜加意的了。以下我们要略批评现在许多的人意向是否同我们现在所审度的相适合。

  现在普通谈话有所谓新派旧派之称:新派差不多就是倡导西洋化的;旧派差不多就是反对这种倡导的--因他很少积极有所倡导;但我想着现在社会上还有隐然成一势力的佛化派。我们先看新派何如?新派所倡导的总不外乎陈仲甫先生所谓"赛恩斯"与"德谟克拉西"和胡适之先生所谓"批评的精神"(似见胡先生有此文,但记不清);这我们都赞成。但我觉得若只这样都没给人以根本人生态度;无根的水不能成河,枝节的作法,未免不切。所以蒋梦麟先生《改变人生态度》一文,极动我眼目;却是我不敢无批评无条件的赞成。又《新青年》前几卷原也有几篇倡导一种人生的文章,陈仲甫先生并有其《人生真义》一文;又倡导赛恩斯、德谟克拉西、批评的精神之结果也会要随着引出一种人生。但我对此都不敢无条件赞成。因为那西洋人从来的人生态度到现在已经见出好多弊病,受了严重的批评,而他们还略不知拣择的要原盘拿过来。虽然这种态度于今日的西洋人为更益其痛苦,而于从来的中国人则适可以救其偏,却是必要修正过才好。况且为预备及促进世界第二路文化之开辟,也要把从来的西洋态度变化变化才行,这个修正的变化的西洋态度待我后面去说。

  旧派只是新派的一种反动,他并没有倡导旧化。陈仲甫先生是攻击旧文化的领袖;他的文章,有好多人看了大怒大骂,有些人写信和他争论。但是怒骂的止于怒骂,争论的止于争论,他们只是心理有一种反感而不服,并没有一种很高兴去倡导旧化的积极冲动。尤其是他们自己思想的内容异常空乏,并不曾认识了旧化的根本精神所在,怎样禁得起陈先生那明晰的头脑,锐利的笔锋,而陈先生自然就横扫直摧,所向无敌了。记得陈先生在《每周评论》上作《孔教研究》曾一再发问:

  既然承认孔教在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和现代社会人心不合;不知道我们还要尊崇孔教的理由在哪里?

所有跟帖: 

提醒一下各位,此書跟下面我説那本是两本不同的書。寫此書時梁才二十多歲。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32 bytes) () 04/17/2022 postreply 12:30:36

梁漱溟儒家代表,儒家是仁政,他想的当然好啊。可惜啊秦大一统后,法家上台。儒家不过装装样子而已,法家提供真正的治理术。 -未完的歌- 给 未完的歌 发送悄悄话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页 (671 bytes) () 04/17/2022 postreply 13:00:42

各“家”有各家的好,包括儒家,但是一家独大独尊儒术就完蛋啦 -快乐-阳光- 给 快乐-阳光 发送悄悄话 快乐-阳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7/2022 postreply 13:03:17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是打着儒家的旗号实行的法家。所以秦皇汉武不是白叫的。 -未完的歌- 给 未完的歌 发送悄悄话 未完的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7/2022 postreply 13:08:53

梁老先生此文,依旧是被打服了的老式“新文人”论调:于西方只有崇拜,对其制度的本质与对物质与武力的依赖是全然无视。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7/2022 postreply 13:53:34

梁應是漸悟的大師,而非頓悟的奇材。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110 bytes) () 04/17/2022 postreply 20:08: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