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新感染率是新冠疫情的一个关键參数?

本帖于 2022-01-01 19:40:3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olo1 编辑

为什么重新感染率是新冠疫情的一个关键參数?

 

两年了。新冠疫情在两年间造成全球几百万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十万亿美元数量级。

 

帝国理工学院预测美国采用压平曲线战略将在两年间死亡110-120万人,我预测死亡60-100万人,润涛阎预测死亡60-72万人。勿谓言之不预。

 

帝国理工学院和我的预测都没有考虑病毒变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得过新冠而获得自然免疫的人重新感染的比例很低,这个假设在Omicron出现之前是基本成立的。

 

Omicron不同了,重新感染率很高,这意味着一切都从头开始,我们花费巨大代价建立的免疫效果化为乌有。这就是为什么重新感染率是新冠疫情的一个关键參数。

 

这里我介绍一下相关信息。

 

一、润涛阎的生前预测,20208

美国如果采用压平曲线,前两年每年死亡30-36万,即前两年共死亡60-72万,历时四年,总计死亡200万。

润涛阎生前说他考虑了疫苗和变异的影响。也就是说,他预测了病毒在两年后的某个时刻发生了较大变异,疫苗免疫和自然免疫不再管用。我们都知道RNA病毒时刻都在变异,但预测什么时候变异到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需要相当的功力。

润涛阎生前有很多预测,几乎没有失手,比如他预测了美国三十年来的总统选举结果,无一失误。

 

二、南非的一个Science预印本,2021121

这个是关于Omicron重新感染的第一个预警,对近三百万阳性病例中的约三万五千重新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发现Omicron重新感染大幅上升。纽约时报的评论是,完了完了。

原文: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1.11.21266068v2.full.pdf

 

三、帝国理工学院的报告,20211216

帝国理工学院在2020年元月首先向全球发布新冠预警,核弹级别。也是唯一一个正确预测美国新冠死亡人数的专业机构。这次,他们又敏锐地察觉到重新感染率这一关键參数。

自然免疫对Omicron的有效率只有19%。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免疫的人100%感染,得过新冠的人会有81%的人感染。当然,没有免疫的人也不会100%感染,假设是90%,得过新冠的会有73%的人感染。

Omicron的严重程度没有变化。现在死亡率低主要是感染的人大部份是18-29岁的年轻人。

原文:https://www.imperial.ac.uk/media/imperial-college/medicine/mrc-gida/2021-12-16-COVID19-Report-49.pdf 

 

既然这个參数这么重要,需要进一步核实。

 

我还是那句老话,要尽快走出新冠疫情,出路是隔离或者反向隔离。

所有跟帖: 

预测说一大堆,出路一笔带过 -师太明年三十八- 给 师太明年三十八 发送悄悄话 师太明年三十八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7:05:15

出路2020年4月我就开始说,有的人可能已经听烦了,就是隔离和反向隔离。 -solo1- 给 solo1 发送悄悄话 (368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7:53:14

现在不就是按你说的隔离和自我隔离吗? -师太明年三十八- 给 师太明年三十八 发送悄悄话 师太明年三十八 的博客首页 (98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7:58:08

主要是欧美国家采用压平曲线没有控制疫情,给隔离或者反向隔离的国家造成危害。 -solo1- 给 solo1 发送悄悄话 (98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37:56

要么隔离,就是把感染者一个不留全部找出来隔离,如果做得不好,就是压平曲线。 -solo1- 给 solo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43:04

要么就完全开放,放任自流,也是可以的。反向隔离就是政府取消所有限制措施。 -solo1- 给 solo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49:27

美国现在哪有正经隔离的啊,纽约活动感染者一百万,到处都是放毒的感染源,除非像西安那样都憋家里俩礼拜。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98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9:32:14

我说得不清楚,改过来了。隔离或者反向隔离。两个不能同时在一个地方混着用。 -solo1- 给 solo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9:55:27

你和老閰的預測很準。好奇是怎么定量預測的?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18:55:15

太难了。我不会再做第二次。首先我们都发现感染确诊数是完全不准的,不会采用CDC的标准模型,都是用自创的模型。一言难尽。 -solo1- 给 solo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2 postreply 20:08:18

’出路是隔离或者反向隔离’,说直白点,隔离就是清零,反向隔离就是躺平。如果病毒弱化,重新感染率没太大意义 -注册怎么这么难- 给 注册怎么这么难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0:07: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