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人物之一。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各领域都是大家。比如说诗歌,北宋诗歌最高成就是谁?苏黄,苏东坡,黄庭坚。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是谁?苏辛,苏东坡,辛弃疾。散文,宋代散文最高成就是欧苏,欧阳修,苏东坡。唐宋八大家里有“三苏”,苏家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书法,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打头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绘画,他的《枯木怪石图》拍出了4.6亿,创下了当时中国古画的第一高价。中国古代像他这么全能的文人是很少见的,一般都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很有成就。比如说李白在诗歌上写得很好,柳永在作词上很厉害,但是像苏东坡这么全能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他这个全能不是说我是诗歌里面写散文第一名,我是写散文里面写书法第一名,不是这种比法。是随便单拿一个出来就很盖世的那种大咖。苏东坡在他人生当中有记载的就有3458首诗词,而且绝大部分是精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天涯何处无芳草
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江水暖鸭先知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夫聊发少年狂
人间有味是清欢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这些句子几乎全是我们学生时代读过的。还有成语,这些哪个不是因为苏东坡才有的?
胸有成竹,河东狮吼,明日黄花,出人头地,大智若愚,海屋筹添,水落石出,不合时宜,坚韧不拔,雪泥鸿爪,夜雨对床。
苏东坡创作风格的跨越幅度之大,世所罕见。举个例子,1075年他创作过两首词同用《江城子》词牌,风格跨越之大,令人仰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如此的凄凉,又能写出这样的豪迈: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同一年,同一个词牌,他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驾驭能力令人赞叹。有人曾经对比过苏东坡和李白,两个人同样写一个题材——庐山。李白是那种直上九重天的气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写庐山风景,谁能与李白争锋?苏东坡怎么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另辟新径,借庐山讲了一个绝妙的人生哲理。这应该是写庐山最好的两首诗了。
中国历代的文人,他们在文学上可能有很大成就,但绝大多数人在政治上走的并不深。李白、陶渊明都是这样的。而苏东坡不一样,他还是一个政治家,他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以北宋开国百年第一的成绩空降陕西宝鸡当了凤翔府判官,就相当于常务副市长。同时他还做过八任地方市长,密州知州,徐州知州,胡州知州,登州知州,杭州知州,颖州知州,扬州知州,定州知州,八个地方政府的一把手。而且后来他在朝廷还做过礼部尚书,相当于国家教育部、宣传部、文化部部长,还做过兵部尚书,差点还做了吏部尚书,就差做宰相了。他还是当时的士林领袖,文化影响力可以说首屈一指。这跟我们中国很多单打独斗的文人是不一样的,相当多的名人拜在他的门下。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知,秦观,张耒,哪一个拿出来不是响当当的人物?但他们居然都拜苏东坡为老师。宋朝可是中国文化史的巅峰时代(虽然那时候有政治意义上的重文轻武,致使之后辽金比较强横,此为后话,有机会再来闲聊。)。陈寅恪先生曾经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尤其是仁宗朝出了多少名人: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等,唐宋八大家有六个在仁宗朝,四大发明三大在仁宗朝。更不用说我们熟悉的包青天、杨家将全在这个时代,而苏东坡的锋芒居然没有被他们盖过去,他反而成了这堆金子里面最耀眼的一颗。
苏东坡当时影响力之大,不管在朝野还是在民间,上到皇帝皇后,下到民间百姓,他的文章只要一出来必定争相阅读。当时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受到牵连,而太皇太后正好病重,皇帝就说,要不然我们大赦天下,给您老人家冲冲喜。太皇太后说我不需要你大赦天下人,我只求你放了苏东坡。他当时被贬到黄州去的时候,邻居有一个聪慧的女子,每天就在窗下听苏东坡读书,后来人家跟她说,你年龄也到了该嫁了。她说我如果要嫁就嫁学问有如苏东坡那样的人,结果她因为没有找到这样的人而终身未嫁。
“苏东坡谪黄州,邻家一女子甚贤。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后其家议亲,女子云:'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 竟无所谐而死。"
苏东坡不仅得女人喜欢,男人也喜欢。另外一个宋人笔记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位姓章的丑哥们儿娶了一个漂亮老婆,但是放着这样的老婆,还天天晚上通宵读苏东坡文集,老婆受不了就和他离了婚。后来他逢人便调侃说,我和我我老婆离婚就是因为苏东坡。
“章元弼顷娶中表陈氏,甚端丽。元弼貌寝陋,嗜学。初,《眉山集》有雕本,元弼得之也,观忘寐。陈氏有言,遂求去,元弼出之。元弼每以此说为朋友言之,且曰,缘吾读《眉山集》而致也。”
甚至连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都对他的文章爱不释手,每当有人从黄州过来的时候王安石一定要问来人说:子瞻今日有何妙语?
苏东坡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全能型的文人。但是如果他仅仅只是一个学霸或者是一个文坛天神的话,我们应该不会这么喜欢他。一定是他身上有我们这种平凡人也有的东西,那就是浓重的烟火气。一个大文豪,一个八任市长,国家文化部部长,居然是一个美食家,中国菜历史上有六十六道菜是因他而生的。而且他还是一个教育家,海南当时还很蛮荒、落后的时候,苏东坡被贬到那里,结果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他还是位工程师,修堤专家,到现在杭州西湖,惠州西湖都留下了他的苏堤。当年他主政杭州的时候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在那个瘟疫横行的年代里救活了多少人。古往今来,多少人爱苏东坡,所以他被爱戴他的人称为“坡仙”。他在跟我们一样的人生长度里面活出了比我们更宽广的人生尺度,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然后在不同的境遇里面又活出了比我们更丰富的滋味。就像作家祝勇说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和他相遇。我最喜欢的一首词(没有之一)就是苏东坡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谁怕”,说明他不是圣人,他也有沮丧和怕的时候,但是他的豁达能让他抵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这是一颗能够照耀同样经历着、或经历过人生风雨的我们的灵魂。所以我并没有觉得他离我很远,我们的豪迈,挣扎,洒脱,孤独,挫败他都有。这些滋味从他的作品里,他的诗词里,从他的美食里长出来。“人生如逆旅”,他亦是行人里面和我们同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