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断想
一
知青有别于乡下人,是城里人样。陕北农民称其为“北京娃”。常想,去掉了“北京”,他们还算个啥?
二
把知青的“知”活出来的,不多。在乡下是;回城后,仍是。
三
招工留城的和下放知青相遇,是有几分像当年就在城里读书就业成家的和跑去延安参加队伍的相遇!
四
上山下乡,也曾叫“奔赴农业战线”。回忆起来,真有点“同学们大家赶来,奔向那抗战胜利的前方...”毕业歌的味道。
五
李勤笃王双洲李冠华李立群张巧铃马维瑜冯江陵张朝阳王宁尧....老插子们,更像知青。后来如我的小插子,像学农的学生。感觉。
六
还记得全场为张朝阳马维瑜上调开的欢送会。翻开那时的日记,颇有老大哥老大姐走了之悵惘。
七
都坐在一条船上。知向谁边之虑,都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当地的农民会问:“以后干什么”?回城家里人问“今后会怎么样呃?” 于是,知青有味。
“十二月革命党人”和自愿相随流放的女人们,回城后,成了俄国的宝贝,他们精神的丝缕萦绕整个俄罗斯。
“伤痕文学”,难道不是也这样吗?“知青”,是身份,也是成份了。
当过知青的,互报“我也是知青”,是不是有点像列宁说的: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叫声同志,就会...”的味道。
八
命运,没得选。是轮上的。知青,正这样。被迫,被动,被.... 色彩浓郁,听得出,看得到。都在等,等上调令砸到自己头上的那天。回忆时,犹闻“青春无悔”,酸苦不让,悲壮不让,弥漫于怀的是那么熟悉的迷茫和聊奈之情。
九
记得自己是知青,就是比记得自己是啥啥,清晰而坚定。所谓“永远忘不了自己曾是知青”。知青没成过通行证,但一定是我们的墓志铭。
知青如塚,来扫墓的,没几人。自我安息吧!不定再相遇,但愿:不是花园,而是桃源。
十
王双洲的眼神,记得:阔而亮。低下时,余光迷茫。
李冠华的身影,没法忘:文艺,说不上满载欢快,肯定不止半车。老来歌唱,太自然而然了。
冯江陵的嗓音:嘹,带喉音,所经,皆澄清。澄清了之后会怎样?管这些,还是她吗?
夏天去王绕祥处打开水的知青女娃:头发,披着;衣服,休闲;说笑,学生味;谁不青春靓丽!都是一代明星!回忆里,韶华如对,它是自己定格的早春二月。
十
饭碗比脸大,是真的。
没有“太油腻”的;打饭的那个小窗口打进碗里的肉,哪会去分肥瘦?
有谁没去过龙潭镇上,买几根油条,喝碗豆浆?一毛多线。
三夏大忙大场上脱粒扬场,沒想到过“熬夜”。回忆时要称它“刷青春存在感”!
龙潭镇看电影,那个投入。回程走十几里,在电影回顾里,走得不知不觉。
吴家闸的长途车站,就一根杆子。车到,灰一派;车走,一派灰。可就记得清清楚楚。科隆火车站的样子,早忘了。
总赶在澡堂开门不久去洗,在吴家闸。水清。碰到的熟人也少。
王绕祥给各位打开水时总边打边说。一句也记不得他说了什么。动作轻快,颊上有雀斑如数。
上大学时看到走得好看的女生,会联想到在农场见过的有几个女生的走,好像都是刻字组韵。
十一
遇到支边,插场的,不大敢凑上去说自己也是知青。读史铁生的《遥远的清平湾》,才知道,看农村当看些什么。
其实,“接受再教育”,是在知青间进行的,我们各自为各自的广阔天地。
知青话,只有对知青讲。老辈的,不当回事;下辈的,不知也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我们在抚摸它。
另
县里,公社的干部去各大队,叫下乡。城里的干部知青去农村叫下放。民国人客气,温厚,就是其间的革命家,说“到农村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里,没有“下放”意识。
下放,说得很准。回忆当年每次离开家去农村,满怀得不愿意。农民,都蠢样,木木的;周遭,破败。全身心地“下放”。
“满腿牛粪,但他们最干净”。农民,不会这样想,有了水,也会去清洗掉。
读马克思说无产,就想到曾“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农民,想不到工人。那时回城当工人叫上调。工人,也比农民好看好玩多了。
身边的农民一不干农活了,就是呆坐,面目木讷,话说不周全。像罩在混沌里。想到,以后也要变成这样,害怕到寒心。
陕北农民称干活叫受苦,过日子叫活人。比余华的“活着”,进一步地贴切。在农村,上工就是受苦,一天天的活人。说得准准的。
姐姐寄来她们近来去南京近郊玩儿拍的照。农民,还那样,周遭,不破败了,可很容易回到破败,细点看,仍是一派很熟悉的因陋就简。
见过的农村,真是个黑洞。
陕北的农民讲起历史,一是“闹红”,二是“你们知青下放”。《遥远的清平湾》里说的知青走后,那村子又回到原样。
有道,中国最大的国情,是这么大的农村,这么多的农民。听到,眼前一片黑压压的。
遇到的都是闰土祥林嫂,怎么办?阿Q就是算是“活跃分子”,很有见识的啦!鲁迅写时,心里那个黑古隆咚!
我有农村亲戚,见过他们的近照。想到,眼前一片黑古隆咚。
开骂“五谷不分”的,一定不是农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文人加工的话。
农民不干农活,去干其他,有史记载的,是挖出马娘娘,奸尸;扬州三日;杀传教士;广西推人入“天洞”,碰瓷。
回想农村,都是一变就成的“根据地”,“红区”;农民,都是丢下锄头不用装备的太平军,义和拳。变个啥了!
怕人不怕人。当过知青,留下这怕。重洋隔着,掐下自己,确定,自己在索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