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坛里说对联,便想到一幅有名的楹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这幅对子在文殊院。看了它,实在是觉得,对子常有,妙对不常有。
最后一次回国是2019年春节。文殊院离我家两站路,成都公共车每站都很短,所以每次去文殊院都是走着去,有时和父母,有时与兄妹,有时全家一起,那年春节前后成都的天气难得的好,天天都是蓝湛湛的天。
可等我翻出一组文殊院的照片,发现却不甚晴朗,是成都最日常的天气。难不是自己的记忆有误?但的确不是的,那些日子的确是明媚的日子,日日是好日。。。。。
下次回国又会在何时呢?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谁人能不把这对子默默念了又念?
门口的年轻女居士在读经书。
大家们的拓片
文殊院的香火长年不断
康熙帝御赐的“空林”匾没找到,找到一幅仿雍正的诗书。
小和尚静静地在一隅写着“日日是好日”
这只木鱼敲了数百年
每次来文殊院都会在这间茶室坐坐
在这个角落,哥哥抬手一指,“看,那飞檐,斗拱,戗脊多么优美。”
文殊院,院中有园,园中有景,虽在闹市,却有大隐隐于市之风范。
园中女子如此清雅,是文殊院的清幽给她们以灵性?
文殊院是慈笃禅师在相信寺废墟中慢慢兴建,这一排小石佛是不是都是慈笃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