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的观点跟小谢兄相似,有两处俺有不同理解

来源: stonebench 2021-07-03 10:30: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23 bytes)
回答: 抛砖引玉,和石凳聊聊《大学》为人父2021-07-03 08:01:03

一是知止而后有定。

解释成有远大理想也说得通。但有远大理想并不一定能定,比如秦始皇有远大理想,但他似乎不太定。

俺的理想是明白人之所处,人之所自 (乃是天地、良知)。这样,自然心安自然无惧自然如理而行,思不出位,这就是定。这个理解也有别处章句印证,比如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修道谓教。所修所正,都要有依据,依据是探索出来的还是先就在那里的?俺觉得是早就在那里的----也就是所止之处。

二是格物。

格除物欲,俺觉得是渐宗理解,学究路数。俺更认同王阳明的说法:格物并不是一件一件一物一物地分析。比如苹果落地,分析完了整明白了搞出万有引力来也还不是致知,因为后来又有了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之后一定还有别的。道德上理解也一样,格除了物欲剩下一个格欲,德欲,道欲,还是不清爽。

王阳明的清爽之处,是把物当成整体来看,放到认知机理中来看,一个认知产生了,分清楚哪部分是物,是象,剩下的部分就是心。分清什么是物,物是怎么形成的,就是格物;明白心之所在,心之所是,就是致知。非常清爽,跟楞严经征心辨见异曲同工。建议为兄看看王阳明。

所有跟帖: 

知止而后有定的止不是秦始皇那种理想,而是成为圣人的理想。:)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245 bytes) () 07/03/2021 postreply 11:02:29

为兄过谦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248 bytes) () 07/03/2021 postreply 12:46: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