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和你讨论你引用的下面那个人的话。如果你也引申指代柴在采访时说的那段话,

本帖于 2021-06-04 08:53:3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陈默 编辑

我说说我的看法。

任何一个事件,闹大了才能引起注意,所谓的”博眼球“,这个你同意吧?

也许,当时的学运领导层也觉得,这事儿非得s人了、流血了,国际社会才会关注(事实也是这样)。他们可能明里暗里有过类似的对话。

柴玲那段哭着对记者说的话,我看过,是片断,不了解当时全部的语境是什么。当然,这话听了让人不舒服甚至心寒,尤其是那么多她的同学流血、流泪、绝食,面对失败,广大同学们面临的是悲伤、惶恐、愤懑,甚至前途受影响,身体搞坏了。

这样的”同学们“确实有理由骂一句”TMD"。但是,这样的“同学们”难道就必须因此而认为“幸亏开枪了,我们该打”?

参与任何政治事件都有风险。还是那句话,当时的热血青年是真的想让国家好,不是要把李鹏换下来,把柴玲推上去。那么,为什么要那么看重柴个人的一句话,甚至因此来衡量运动的价值甚至因此否定历史?

这样说的人,我能想到的有两种:一是大外宣,故意扭曲:“看看,你们这些傻冒,值得吗?”大外宣希望给亲历者们都洗脑,最好让大家觉得当年不值得甚至羞耻,从而再也不提起。

二是不知道怀着什么目的的真傻缺,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以自恨来否定历史。

孰不知,广大民众对民主的诉求和努力,才能真正地推动历史的进步。大家的努力是为了社会更好,而不是为了分一杯羹。或者说,如果有了正面的循环,那些“达到政治目的”的人日后能真正代表人民,那么,我们大家也间接的有了“一杯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