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小鱼,你的问题很好,有的答案俺的帖子里已经说了。

来源: stonebench 2020-12-29 20:49: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19 bytes)

可能不是这个主贴。

佛性空性是一个。细说纠缠不清,就粗说吧:比如神,每个基督徒都蒙神的恩,他们的心中都有神(参见本楼老键兄和禾口兄的回贴)。我们能不能说,每个基督徒的神不一样?不能。虽然神是一位,但是在不同人身上,给他们的指引和恩典是不同的。对不对?恩典与指引是个性,是具体的;神是共性,是一般的。在这个意义上,用佛教的说法,就可以说,神有空性----一般的,不随具体现象变化而变化的属性,就是空性。

这是基督教中的例子。只不过,基督教不关注这些,因此也没有发展出细致的理论。但只要你拿个性与共性比较,就立刻会得出这个结论。

反过来,有这个结论,意思也不是“神是空的”,或者“神不存在”。

同样地,佛性的空性,也只是因为具有不变的特征,才叫空性。再同样地,叫空性,也不等于什么都没有。不是什么都没有,又不叫神,那是什么?小鱼兄如无兴趣,俺说了也没用。如果有兴趣,自己找答案比俺说更有益。

“发现完美的自己”,听起来就很鸡汤。俺很少听到讲佛教的人这么说,如果是严肃地讲解修行的话。严肃一点儿、粗暴一点儿的说法,俺觉得是“消灭糊涂的自己”。不好理解的话,可以用基督教的思维,理解成“觉察人的罪性,并且克服超越它”。

崇拜的形式当然有目的。俺已经说过了,崇拜不是把偶像当成绝对的真实,而是向榜样致敬,洗涤心思中的陈垢。跟读经、聚会没啥本质差别。前两天在哪里看到,好象是教皇说的,大意是“形象是给不识字的人的教科书”。佛教的形象的道理更深一些,但能理解“太初有道”就应该可以理解“太初有象”,原理差别不大。

你的“迷糊”是因为你假设佛教徒拜佛没有目的地。现在应该清楚了,拜佛有目的,可以是功利目的,也可以非功利目的,还可以是两者都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