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感受跟谢林二兄接近。
如果小说有个节奏的话(立在这方面是大神),这种表现手法(把某种固定的想法放到人物口中直接说出来)对节奏来说是个负担。不是因为这个想法太专业太科学(换成赞扬中医,歌颂传统也一样是负担),只是因为倾向性太过明显。没有厚实的人物形象作容器,在不同人的口中(56章中有类似内容与手法)反复出现,让人觉得这种思想溢到作品外边来了。
在俺看来,节奏给人的冲击力被弱化了,模糊了。就像画画上色,有点儿上花了。当然,花也可以有节奏,比如印象派。但是这种花的思想性太强了,已经不适合印象派了。
纯个人观感。
不是对《失去爱》的观感。
是基于《失去爱》的一章+一段的观感。
是基于《失去爱》的一章+一段的观感。
是基于《失去爱》的一章+一段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