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兄能清楚地区分“历史的积垢”与孔子本来的思想,可喜可贺。
能区分鲁迅反对的仁义道德与一灯小谢支持的仁义道德,可喜可贺。
其实历史的积垢,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私欲的污染与积垢。它的来源并不是道德,而是道德约束的对象。只不过,私欲太狡猾,披上了道德的外衣,成了礼制宗法。就如精英的利益也打着自由平等的旗号一样。
私欲不需要历史与时间的积累,它从来都是道德的克星。
多数时候,如果看历史,在与私欲的斗争中,道德都是处于下风,总是奄奄一息,随时可能与世长辞。你说的道德,鲁迅反的道德,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而是被私欲借尸还魂的壳子。这个壳子该不该反,俺的看法跟驴兄一样:该反,必须反。
同理,现在一灯小谢说道德,也不是那些壳子,而是真正的道德。
那么,世间究竟有没有真正的道德?
依驴兄看法,真正的道德或者不存在,或者必然导致积壳。
此处,如果不承认道德与欲望的差别,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如果承认道德与私欲的差别,在进行细致的区分以前,驴兄的几处论断,就略嫌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