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速描”,才去过不久,^_^。
说起来,是“疫情下”的二访。上次,在“北加” Lock-Down 前不久,三月初。那次,想想后怕。当时感染率已经上去,而检测还在扯淡,不知谁病毒谁不病毒。几个感染元素都在:室内,拆壳;高密度人群,拆壳;长时间,拆壳; 大多不戴口罩,拆壳。没被染到,也许与本老汉去的那个 DMV 分号位于病毒的低染区有关,不过等待中有近距的其他访客给出一个连续咳,那位女士倒是戴着口罩。当时心跳暂停了大约十分钟吧,*_*。
快进将近8个月,二访。
与以往一样,需在网上先“登记”。得一个“预批号”。
下一步很关键。
DMV,曾是“低科技”的标志广告画,现进步明显。因为 Lock-Down 期间欠下些“访问量”,此刻,不给新预约,但是…..在网上给出每个左近的 DMV 分号的实时等待时间,从几分钟至一小时以上不等。自然选那个待时短的。
到现场,与8个月前不可同年而语。
首先,谁也别急着进去,先在室外排队,两米一个人。到得大厅门前,戴口罩的 DMV 员工来给测体温,通过了,给个胸前贴纸“我不烧”。再有多个员工给排到位的访客逐个“通关”:来干吗?各类文件?手机号?
这后一个手机号是要件。你的号码被输入,很快,一个短信过来,通讯建立。有了联系,每位访客都可以在室外宽阔的停车场侯服,轮到你的办事时刻,呼号,进去办公。由于“前期”顺好了,从进入DMV大厅至公事毕,不多于10分钟。
与8个月前的“感染元素”相比:室内,不改;高密度人群,不再;长时间,不再;口罩,每人都戴。
绝对保证不发生“人传人”? 如此大众事务,没人能做那种保证。感染几率降至“消费者”可接受范围?是。
当然,各地情况不同。只是加州一个“公众部门”的一次经验。但是,此模式扩展至它地、它类事务是能做到的。
第一手经验速描。
后注:美国疫情控制住了吗?没有。能控制住吗?这个DMV的过程带给本老汉些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