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老驴喝杯茶

本帖于 2020-09-22 07:49:2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一剑无痕 编辑

先说一下,不是要帮小丸子收编老驴才故意同他套近乎。大家知道,老驴与我虽无新恨,却有旧仇。这个有点像下面的故事:

若干年前中学同学聚会,话题说到“暗恋”。一剑没有暗恋,因为那时候就公开追过某女同学。那个女同学也在场,所以我为了打击她,就说我暗恋另外一个。自然谁都不相信,然后就问那个女同学当初为何不跟我好。她说:小时候我到外婆家去,遇到一剑和几个小顽皮在路边玩脏水,把她的新衣服弄脏了,于是她牢牢地记住了一剑,下定决心要讨厌一剑一辈子。 

所以老驴和我在茶轩是不可能做朋友的。但是,我和老驴完全可以在小丸子的码头上共同当护法。原因是,老驴这个人虽然倔强蛮狠,但专业还是不错,说话写字颇有章法。

本不想对他那篇《茶垢》的文章说三道四,但是我看到了为人父在他文章后的跟帖: 

-----------------------------

题目: 最无厘头的就是这个茶文化,茶道什么的,那个装模作样的劲简直难受死我了。

内容: 可挡不住有人还真把那当回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表演,和店小二反手倒茶的杂耍没啥两样。

估计你也是京剧票友,雪晶版主唱阿庆嫂估计唱不过你。如果是安静出山的话,你就亚历山大了。:)

-------------------------------

于是我就有了救人脱离苦海的念头。直接对老驴说吧:赶快投靠核桃小丸子,跟着为人父混确实没啥前途。 

为人父同学以前的文章我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那些做菜的。虽然他做菜没有小艾妈妈做得好,但他做菜做饭的那股认真态度我喜欢。据说文学城好几个美女都喜欢吃为人父蒸的馒头。这就厉害了,你搞一个麻辣猪耳吸引人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你用对调料就行。靠馒头把别人馋住,那不是一般功夫。内中必有功夫,内中也必有文化。 

好了,你可能嫉妒为人父靠馒头在文学城把妹,然后你酸酸地说: “最无厘头的就是这个蒸馒头,揉面放酵母注意火候什么的,那个装模作样的劲简直难受死我了”。正嚼着为人父蒸出来香甜馒头的美女们一定要骂你粗俗无知加虚伪了。

给为人父同学上一节扫盲茶课吧,说说这个茶是如何进入文化的。 先抄一段讲义: 

---------------------------------------------------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

为人父同学请注意这句话: 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

举个例子,比如文字。大家知道腓尼基字母吗?腓尼基字母是地中海乃至欧洲文字的始祖,阿拉伯字母,希伯来字母,希腊,拉丁还有现代的英法德意西葡语言都是从这套字母发展出来的。腓尼基字母的自然功能是什么?是用来记账的,第一个字母(英文字母A)就是一个牛头。比方说我在腓尼基开店,为人父在伊拉克那地方养牛,一天他赶了100头牛放到我店里帮他卖。怕忘了,我们在账本上画下100个A。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有人就把这个字母自然使用功能搞成了文化。用“那个装模作样的劲”拼出单词,把人们平时说的话记录下来。更“装模作样的”,还搞出什么诗歌,让大家陶醉。 大家乐在其中,后来觉用“牛头马尾”描述这种东西有些不敬,就把这个说成是文化。说白了,文化就是这种现像: 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

网络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论坛的,大家想分享信息,搞个公共信息版面叫BBS。就像没人管理的菜市场,牛肉马肉西红柿西瓜摆在一起卖。后来有人觉得这不行,就把分享信息分类。比如喜欢开玩笑的和特别认真的不能弄一起,一个叫"难得一笑",另一个叫“冷暖人生”。

“冷暖人生”说冷暖,本身也有自然使用功能,可是有个叫虫二的人特别喜欢风月,觉得这名字太俗,于是就把它改成了“品茶小轩”。

哈,我怎么说起茶轩历史了?这个不算,按照为人父同学的说法,那只是“历史的偶然性”。

还是讲茶吧,说说这东西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讲义中说了,以前文化人聚在一起是喝酒的。虽然那些酒不是现代的高度酒,但喝多了还是会醉。另外,中国人喝酒还要弄点下酒菜,不一定大鱼大肉,但麻辣猪耳朵还是要的。这东西也能和饮食文化(为人父应该是同意的)和酒文化联系的很紧,但大家都觉得这习惯对身体不好,“社会功用”的长处压不住“自然使用功能”的短处。怎么办?很简单,抛弃呀,找新码头呀(老驴听到了没?),于是人们开始喝茶。 

怎么喝? 弄个油乎乎的吃饭大碗,把树叶放进去,然后煮开了,张开大嘴开灌? 不行,一旁拿着筷子夹着猪耳朵喝着杜康的人一定笑话你:没有文化的生瓜蛋子!

这难不住我们,我们难道不会“装模作样”一下,整一个茶道出来,弄几套泡茶步骤,造几种茶壶茶碗,还特别让木匠打几套茶几茶凳子,茶文化就飘香了。 

当然还要有诗词歌赋。这个好办,因为诗人除了喝酒,也喜欢喝茶。 给为人父同学列一个,看看“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多有文化气息!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估计这个说教没什么效果,因为为人父同学对玩诗词的和对玩茶道的是一个看法。在他的眼里,除了做饭和蒸馒头,其他都“和店小二反手倒茶的杂耍没啥两样”。 

 

 

所有跟帖: 

侯爵,一个细节:茶道之初,感觉没讲义里说的那么清淡。最早记载好像是说古人一边喝酽茶,一边啃王8…… -papyrus- 给 papyrus 发送悄悄话 (56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08:10:58

哈哈,那是初级阶段,后来就开始喝清茶香茶,也不边喝边吃了~~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368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08:28:18

那你说说,喝茶嗑瓜子算不算文化:),说句公道话,老为好像在食堂做过,馒头包子肯定功夫到家,我初一一回十五一回的,技术不稳定。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251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10:29:40

肯定不算啦,和用白瓷杯斟一杯马溺似的酽茶是一个意思~~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941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10:50:01

你还真说对了!我十岁就在厨房帮过厨。:)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264 bytes) () 09/23/2020 postreply 12:46:15

哼哼,本宫身边的护驴,你敢动?还有我的烧火丫头你也敢打主意!!!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95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11:04:38

码头老大是小丸子,我是打工的,你找我没道理呀~~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152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11:21:42

偏心是肯定有的,但是沒有吃過饅頭。不過如果你肯進貢,我也是願意嘗試的,哈哈。。。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23:27:19

罗嗦~ 简而言之一句话:那谁实在太缺乏情趣了。 -水宁- 给 水宁 发送悄悄话 水宁 的博客首页 (98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21:22:55

不是没情趣,而是情趣歧视,认为烹调饮食有文化,茶道品茶就没文化~~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0 postreply 05:19:25

还记得为人兄摆上来的土豆丝,刀工很棒。你不做饭吧,要知道在美国能蒸好馒头,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膜拜的,嘿嘿。 -看客2010- 给 看客2010 发送悄悄话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2/2020 postreply 22:09:13

蒸馒头和做面包一样都有许多学问。我们这里有个台湾太太,那个包子馒头做得好呀~~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0 postreply 05:20:32

不记得以前讲过没有。喝了一辈子茶,没出过事儿。可有一次一位亲戚来访,带了些所谓的“大红袍”----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274 bytes) () 09/23/2020 postreply 02:10:03

福建广东安徽浙江都是出好茶品好茶的地方~~ -一剑无痕- 给 一剑无痕 发送悄悄话 一剑无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0 postreply 05:22:12

大红袍比不过茶砖。有一次匈牙利小伙请我喝他们家乡的茶砖,我只喝了一小杯,马上心跳加速,结果一夜没睡。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3/2020 postreply 12:42:21

你说出大天来我也不会欣赏茶道,我也不会喝茶,品不出什么好坏。我们东北人没文化,更没茶文化,以前只知道喝花茶。:)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303 bytes) () 09/23/2020 postreply 09:33: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