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得”不是指物质,而是指本性。佛教修行必有所得。但那是觉知的完善度,即明心。但,见性是另外一回事。

人的本性,或者本来面目就是精神。在渐修中有所得;是觉知的完善度。是努力的回报。但,见性与努力无关。越努力,越不行。所以,不能有所求,所得的意向。真正见性,就是觉醒而进入精神。正因为精神是人本来面目,所以修行没得到什么。

精神不是由人类价值理念支撑的意志,而是直觉心性中的GRACE。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